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佛学故事
 净土乐地是禅 

  世人受利欲心的束缚,觉得生活繁杂乏味,而认为尘世乃无边的苦海。然而,他们竟不知世上仍有浮云青山、溪涧山石、鸟语花香、谷答樵讴,景致宜人。其实,世本不尘,海亦不苦,只是人们不能挣脱名利心的束缚,而自陷于苦痛中。如能尽去心中荣利,则天地间即是一净土乐地,无尘世苦海之言了。
  “苦海”,佛教中解释为无涯无际的痛苦之海。
  (法华经寿量品)中记云:我见诸众生,没在苦海中。
  苦海乃遍布痛苦抑郁之所。“尘世”与“尘寰”同,前已述及。
  “花迎鸟笑”,我国唐诗中常引用此语。唐刘知几著<史通)强
调史书最应重视真实性。因而认为近世人所写的花迎鸟啼太过离谱。·他说:“花怎会笑,鸟又怎会啼呢!”应说“花开鸟鸣”。
  其实,花笑至为普通,比喻花朵盛放,一如人们笑脸迎人。似文中的“保谷樵讴”也是此类的比喻用法。
  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除却心中的名利之念,即使是人间俗世,亦成天堂。名利虽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但极易引入步人歧途,因而产生厌世心理。“厚名利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就是说,厌恶名利的人,并非心境高雅超尘,而是得不着名利,心里烦郁,厌听名利之语,事实上其内心并未忘怀名利。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