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而论,能够超凡脱俗,创出一番伟大事业的人,可谓风毛鳞角。退一步来看,只要能摆脱追求名利的俗念,就有资格跻身名士之流;其次,有些人尽管在学问上无甚特殊的成就,然而他们只要减除身外之物的负累,就有机会达到圣人的境地。 世俗对一个人的评价,通常由其功业来论定,但是能缔造丰功伟业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某些人虽然平平凡凡地过一生,却因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不为寻求名利的时尚所束缚,致力于修养自己的品格,而能跻身为有德之士,到头来,他们所获得的声名,并不亚于在政界出人头地者。 “风流名士”或“名士风流”的说法。从后汉到六朝,名士们的行径,蔚为一时的风尚。“风”指人格具有感召力,“流”指名士们所爱好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有不同于流俗的高尚品格,才能称“风流”。跻身为名流的条件,就是要具备脱俗的“情操”。《 菜根谭》指示世人一条通往名流的路——摆脱世俗的牵绊。 其次,士子钻研学问的目标,是要成一家之言,然而即使皓首穷经,也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只要能减除外物的拖累,使隐蔽的本心显现出来,就有希望成为圣贤。 求学的本意,并不只是获取知识,而是要寻求人类的本性、良心。所以,与其填塞大量的知识,不如设法减少为万事万物所引起的欲念。《大学》上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教条,并且劝人要由“正心”推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圣人之道,而“减除得物累”,乃是“正心”所必经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