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污秽的土地,土质越肥沃,有利于万物的滋长;同样,水流如何过于清澈,就很难产生鱼类。所以说,君子要有宽宏的度量, 不自命清高,而能接纳世俗的事物。 《汉书·东方朔传》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说说,如果对事物的观察太敏锐,就会觉得他人缺点毕露,不值得与之往来;在另一方面,旁人也会对他的过分挑剔,感到难 以忍受,而不愿意追随他。 《左传》上有一段话: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根据《左传》的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宋国被楚国所围困,而向晋国求援,晋景公正打算出兵,大夫伯宗却谏道:“不可如此!古人有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如今上天有意让楚国兴起,我国虽然强大,也无法和天意相对抗。所谓‘高下在心’,也就是说,处世要高低得宜。河川、沼泽能够容纳污浊的水;山林、湖泊也容许有害的栖身边;即使是光彩夺目的美玉,也会暗藏瑕疵。因此,身为一国之主,遇事稍作忍耐,也是应该的。……”就是说,身为大人物要有包容事物的度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