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佛学故事
 压抑是禅 


  酒足饭饱之后,回想刚才进食的情形,那些滋味的浓淡,都已记忆模糊了;色欲得到满足之后,对男女交欢之事,兴味也会减退许多,可见欲望达到以后;通常会觉得无聊乏味。
  我们在事后既然会产生悔悟,就该以此种体验,来打破临事时的痴迷。如此一来,就能使心性稳定,保持行动的正确性。这里所谓的“性”,并非指“性欲”,而是指纯真的本性。南宋朱子又称“性理学”,依照他的观点,认为宇宙哲学的本体即是“理”,而在人心中,有性质相同的“性”存在着,所以说“性即理”。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说,“性”是由上天所赋予的,从字形上来讲,它是“生的心”,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心,是人类生存在这世界上所不可缺少的心理作用。依照本性来生活,就是所谓的“道”。
  然而,连孟子也说过:“食色性也。”可见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摆脱欲念的束缚,充其量只能运用理智来控制食、色等欲望。
  本节先以食、继以色的场合为例,说明炽烈的欲望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而警诫世人多作反省。
  “痴”佛家语是“无明”,也就是愚蠢、疯狂;“迷”是指理智混淆,以致判断错误的情况。如果能基于事后的悔悟,而在事前多方抑制,就会使“性”——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食欲、色欲等本能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相调和,使人性得以安定下来,于是行动遂能无误。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