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现代智慧
  放松生命之弦 
   我们发现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均有不得不增加欲望的倾向。其实,只要减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这里也想插一手,那里也要兼顾,就会过度地使用心灵,容易产生更多的烦恼乃至痛苦,这对于身心都是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洪应明在他的《菜根谭》中指出:“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比如,减少交际应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减少口舌,可以少受责难;减少判断,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减少智慧,可以保全本质;不去减省而——味地增加的人,可谓作茧自缚。”
  我们真要佩服古人的聪明睿智。无怪乎洪应明的《菜根谭》在东瀛日本,如同《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一样,成为人们的必读之书,必修之课,而且至今是经久不衰。为什么?因为,《菜根谭》中许多观点、思想,不仅是如同细嚼菜根之苦后体味出的人生哲理、人生真谛,它精辟、深邃,而且有些观点、思想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中,能够得到科学证实,有着它无可否认的科学道理。 中国几百年前的古人提出的观点、见解,现代的西方人凭 借着科学试验才得出相同的结论,你能不佩服我们的古 人吗!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去过多讨论中国人与西洋人相比较,谁更聪明,因为那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只是 要说,放松生命之弦,减省人生的欲望,可以减少疲劳、保护身心健康。增加生活乐趣的观点,不仅富有思辩的哲理性,而且是经得起科学检验的真理。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感到疲劳呢?心理治疗专家们根据实验的结果下结论说,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家J.A.海德费,在他那本<权力心理学>里说:“绝大部分我们所感到的疲劳,都是由于心理影响。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很少的。”
  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A·布列尔博士说得更详细。他说:“一个坐着的工作者,如果健康情形良好的话,他的疲劳百分之百是受心理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的影响。”
  什么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坐着不动的工作者,而使他们疲劳呢?是快乐?是满足吗子不是的,绝不是这样!而是烦闷、懊恨,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一种无用的感觉,太过匆忙、焦急;忧虑——这些都是使那些坐着工作的人筋疲力尽的心理因素。使他容易感冒,减少他的工作成绩,而且会让他回家的时候带着神经性的头脑。
  科学实验证明洪应明先生“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的真理性,科学实验证明,人只有放松生命之弦,降低欲望,并不为欲望所驱使,才会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快乐,生活的乐趣。
  如何才能有效地放松生命之弦呢?糊涂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要放松生命之弦,就必须抱定“守柔不争”的态度。“守柔不争”是糊涂修身的重要原则之一。“守柔不争”并不是劝人们对于事业、对于既定目标完全放弃竞争的观念和意识,而是说在利益面前,不要过于计较,要有一种“流水不争先”的风度。古人云:“老聃贵柔”。就是说道
家是倡导“守柔不争”的“谦德”的。《老子>中明确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宇宙对于谦下者总是采取保护措施的,而不是“丰有余损不足”。所谓“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就是谦让的好处,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守柔不争”,在条件、名额、好处有限的情况下,事情就好办得多。蛋糕就那么大,利益就那么多,你那一块蛋糕切得小一点,你应得的利益稍微少了
一些,又能怎样?不要像挖去心头肉那样痛苦,超脱一点,心胸开阔些,甚至甘愿承认一把自己是弱者,会死吗?不但不会,反而容易排解不快情绪,有益安定团结,也有利于养生。要做到“守柔不争”,当个“谦谦君子”,就要把功名利禄看淡些。人生在世,争什么?无非是争两样东西,一是争气,一是争利。争气,值得,但不可太盛;争利,不值得,也为人瞧不起。要守得住“柔”,那就得像古人说的那样:“处利让利,处名让名”。名也好,利也罢,一切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索性就做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好汉,该有多潇洒。李白、陶渊明均系“爱酒不爱名”的古人,一个醉眼看世界,对酒当
歌;一个居世外桃源,“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与世无争,自寻解脱。
  要放松生命之弦,就必须善于转移“痛点”。不知哪位智人说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是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的。确实如此,有时生活存在明显不公平,不光你自己觉得不公,连周围的民意也认为不公。这时候,千万不可激动,更不能一时冲动,干出无法收拾的傻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为历代仁人志士崇高忧乐观的精辟概括。而“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句,在忧喜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上,也可以达到顺其自然“难得糊涂”的境界,“当忧则忧,当喜则喜”。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