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处在不如意的境遇中,会被逼着发愤惕励,所以说,仿佛周围都是治病的针砭、良药一般,尽管本身没有什么感觉,事实上,自己的缺点时时刻刻在接近矫治,而在进德修业上人为长进。 相反,处于顺境时,则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宴安、惰情。故可比喻为:眼前尽是兵刃戈矛等武器,受到伤害还浑然不觉,等到形销骨立时,后悔晚矣! “针砭药石”即治病的针药,在此用以指磨练人的砥石。“针”是金属制的针,砭则是石针。 在古医书<素问)的<宝命全形论)有“砭石以小制大”一语,其注为“古以砭石为针”,后遂以“针砭”比喻规诫人的过失。 根据南朝<宋载传)的记载;颢在春天携双柑斗酒,旁人间他欲往何处?他回答道:“往听黄鹂之声。比俗耳之针砭,诗肠之鼓吹也……”。这是说:黄鹂的啼声,犹如治疗俗入耳病的针药,又如激励诗人情怀的鼓笛。 缺点集于身,就如同一团火在燃烧膏油般,逐渐被消耗掉,而人们却毫无感觉。《剪灯新话》《明翟佑所著的传奇小说》中的《令狐生冥梦录》,描述误国的奸臣秦桧,在阴曹地府受苦的情景;冥王令毒蛇噬其肉;饥鹰啄其髓,使其骨肉糜烂…… 总之,吾人虽处于顺境中,仍需自我惕励,以免流于荒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