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的人千人千面,千变万化,每个人都面临适应人生,适应社会的问题。遇到狡猾奸诈的人,要用赤诚之心来感动他;遇到性情乖张暴戾的人,要用温和态度来感化他;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要用大义气节来激励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待人,以德服人,勺人交往始终抱着真诚平和的态度,那么天下的人都会受到我的美德的感化,世界一片祥和。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至信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的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但灵魂早已麻木死亡,与人相处会使人觉得面目町憎而让人讨厌,此种人即使独处,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万分羞愧,受到良心的谴责。 要躲避世俗的神弓鬼箭的暗算,只有经常保持理智的清醒;要解开烦恼的天罗地网的束缚,除非保证一身清净不染。祸患和烦恼都是“果”,而理智上的昏昧,利欲熏心都是造成‘切恶果的“因”。佛教强调因果报应,并非迷信,而是事物离不开的现实和颠扑不破的真理。佛陀说:“菩萨畏因不畏果,众生畏果不畏因。”菩萨即圣人、贤哲,他们用智慧照耀着自己的理智,时时警惕自己不要生了恶因,把一切坏事的因素消灭在事件的起因中,无因则无果。众生害怕的是事情的恶果,却很少检点自己平日的言行、思念,不知小觉自己造出了恶果方才大吃一惊,后悔莫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