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厉害等你有了老板在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接受批评
比尔·盖茨认为,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虚心接受批评,尤其是成长中的年轻人。然而不同的是,有的人刚愎自用,受不得半句批评;有的人虚怀若谷,有批评必一概采纳;有些人当面千恩万谢的接受,转个身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当面硬不认错,死要面子,背地里能小心地检讨。 以上四者都不能算是懂得接受批评的人,因为第一种人和第四种人没有接受批评的雅量,显得风度不佳;第二种人没有审度批评的能力,容易随风倾倒;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那么怎样才是面对批评的最佳态度呢? 情感智商高的人,往往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别人的批评,特别是严厉的批评。他们会把别人的批评看做改进自己工作、完善个性、克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激发斗志的机会。我们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史密德里·柏特勒将军等人的经历中可以得到启示。 柏特勒将军曾告诉别人,他年轻的时候很想成为最受人欢迎的人物,希望每个人都对他有好印象。在那个时候,即使一点小小的批评都会使他难过半天,但在军队的30年使他变得坚强起来。 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防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 比尔·盖茨告诉我们,即使是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有一种高贵怡然的感觉。如果我们是对的,就要说服别人同意;而我们错了,就应很快地承认。 傻子受到一点点的批评就会发起脾气来,可是聪明的人却急于从这些责备他们、反对他们和“在路上阻碍他们’,的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经验。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这样说:“难道你的一切只是从那些羡慕你,对你好,常站在你身边的人那里得来的吗?从那些批评你,指责你的人那里,你学来的岂不是更多?” 如果有人骂你是该死的傻瓜。你会大发雷霆还是反唇相讥?林肯的陆军部长史丹顿就曾骂过他是该死的傻瓜,因为林肯为了讨好某个自私的政客,就签署一道命令转移某些兵团。史丹顿拒绝执行这道命令,还大骂林肯竟然会有这种命令,简直是该死的傻瓜,有人忙不迭地去报告总统,而林肯却平静地说:“如果史丹顿说我是该死的傻瓜,那么我一定是,因为史丹顿一向是对的。我得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究竟错在哪里。” 林肯果真去找了史丹顿,史丹顿让他知道那道命令的确错得离谱,林肯就撤回了。从此事可以看出林肯是一个服善之人,只要批评是出于善意的,而且言之有物,它的作用比赞美还要大。 我们都应该接受善意的批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往往是错的时候比对的时候多。爱因斯坦就说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他的结论都是错的! 比尔·盖茨常说,竞争对手的意见常常比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中肯得多。可是我们一听到有人在批评自己时,连批评的内容还没搞清楚,就本能地要替自己辩护。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话,我们是感情的动物,理智一碰到感情,就像冰逢烈火,霎时就可以溶解得颗滴无存。 然而有些东西是需要学的,学着谦虚、学着聪明、学着不要急着为自己辩护,学着对自己说:“如果那个人知道我所有的缺点,他的批评就不会那么温和了。” 传播公司总裁查理士·路克曼为巴伯·霍伯制作节目一年要花费百余万元。他从不看赞美节目的信件,批评的信倒是封封过目。他知道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改善一些缺陷。 福特公司鼓励员工尽量批评内部的体制,把所有的批评意见综合起来,就成了改进公司状况的最佳指南。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担心自己会失业。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自己身上。每当他推销失败,他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有时他会折回去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他这个态度为他赢得了许多友谊以及珍贵的忠告。 他后来升任高露洁公司的总裁,高露洁公司是现今最大的香皂公司。他就是立特先生。 那么,当我们受到批评时该怎么办?成功大师卡耐基告诉我们一个办法:当你因为自己受到批评而生气的时候,先停下来说“等一等……我离所谓完美的程度还差得远吗?如果爱因斯坦承认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他都是错的,也许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时候是错的,也许我该受到这样的批评,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倒应该表示感谢,并想办法由这里得到益处”。 要想不为批评而忧虑,请记住下面的规则。 “我们要留下自己干过的傻事记录,批评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的程度,让我们请别人给自己很坦白的、有用的、建设性的批评。
做—个对自己严格的人
一个我行我素的人,是难以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的。因此,必须要约束自己,制约自己。比尔·盖茨深刻地说:“我们惟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 一个人若不能控制自己的头脑,思想总被其他各种思想干扰、左右的话,这样的头脑就成了大杂烩。 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写道:“我在家乡跟一位专业歌手学唱歌,同时还要去师范学院上学、毕业时,我问父亲,自己今后是当教师还是当歌唱家?父亲说:‘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我选择了唱歌,经过14年奋斗,我终于获得了成功。” 成功的决策者,不仅意味着明确坚决做什么,而且也意味着坚决不于什么。果断取舍,懂得不干什么,确实是一种大智慧、一种睿智,在种种诱惑面前,目标始终如一,这就是难能可贵了。将一把椅子一坐到底,确实是一种执著。 会限制自己的人,就会发展自己;会发展自己的人,也会限制自己。比尔·盖茨说:“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是另一种勇气。”有了这种勇气,我们就能为着预定的目标,选择该做的事,舍弃不该做的。 限制自己是一种强制行为,它不仅表现在对精力的运筹上,还表现在对时间的调度上;不仅表现在对其他专业兴趣的控制,也表现在对娱乐活动、应酬方面的限制。人 的生命是有限的,它经不起折腾和浪费。 限制自己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这种意志是一个逐 步积累的过程。平时,要从调节自己的情绪起步。能以自 己的思绪控制其行动的人是弱者;反之,能用行动来控制 自己思绪的人,则是强者。比尔·盖茨谈到自己对不正常情绪的制约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 如果我觉得沮丧,我就唱歌;如果我觉得悲伤,我就大笑;如果我觉得无法胜任,我就想想过去的成就;如果我觉得无足轻重,我就想想我的目标。 经常注意将情绪调整到较佳的位置,久而久之,就能增强自己的聚焦意志,使聚焦效应结出丰硕的果实。 比尔·盖茨讲了一个关于一位深谙自我管理艺术的人物的故事,他的名字是豪威尔。1944年7月31日,他在纽约大使酒店突然身亡的消息震惊了全美。华尔街更是骚动不已,因为他是美国财经界的领袖,曾担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兼任几家大公司的董事。他受的正式教育很有限,在一个乡下小店当过店员,后来当过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经理,并一直朝更大的权力地位迈进。 在谈到其成功的秘诀时,豪威尔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一天中有哪些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会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做自我检察,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晚餐后,我独自一人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会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我还能干什么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教训’等问题。这种每周检讨有时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当然,年事渐长,这种情况倒是越来越少,我一直保持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豪威尔的这种做法可能是向富兰克林学习的。不过富兰克林并不等到周末,他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把一个要改进的缺点作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 所以富兰克林会成为全美国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在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私人档案柜里有一份特别的卷宗,内容都是“我做过的傻事”。有的时候,卡耐基会口述这些事给秘书记录,不过有时某些事委实“傻”得太厉害了,卡耐基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自己动手记下来。 如果卡耐基够诚实,这样的卷宗恐怕早就需要成立专柜了。就像300旧年前所罗王说过的话:“我当过傻瓜,犯过无数错。” 每当卡耐基翻阅这份卷宗,重读自己对自己的按语时,就像有一面镜子摆在那里,让他看清自己的真相。 以前他把错都归在别人身上,但是现在他知道,他要对自己的不辜负大部分责任。很多人在年事渐长之后,都会逐渐体认这个道理。“只有我自己,”拿破仑被放逐之后说:“必须为我的没落负责任。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我所有不幸的根源。” 只有杰出的人物才能自我检讨,勇于服善。你想你是他们之中的一分子吗?下一次再听到别人的批评时,别急着跺脚,先想想他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的话,你应该高兴;没道理的话,那更不值得生气了。 比尔·盖茨告诫人们:“让我们当自己最严格的批评家,在自己见不到的地方,更要衷心欢迎别人的善意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