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商人:
旅游业在泰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 及泰国,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东南亚的热带风光和 美轮美奂的佛教庙宇建筑。 的确没错,泰国也像印度一样,是一个佛教国 度,佛教被定为国教,全体国民几乎都是虔诚的佛 教徒。佛教教义充斥于泰国的每一个角落,前往泰 国,特别是想与泰国商人合作,就千万不能有逆佛 教教义的言行举止。 在泰国,代表佛祖的佛像和寺庙,在人们的心 目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市面上出售的佛像, 不同于一般的玩物,而是一种精神象征,泰国人对 拍打佛像的行为绝不轻饶,甚至还会因此被送入监 狱。进入供奉佛像的寺庙和普通人家,都应依当地 的风俗脱掉鞋子、赤脚而入,以示对佛的尊敬。专 门宣达佛教教义的和尚,也等同于佛,在泰国极受 尊崇,在道上相遇,无论是谁,都应礼敬和尚、主 动给和尚让道,而和尚则不必向别人打招呼。 对待普通的佛教徒,泰国人也有颇多讲究,是 初到泰国的人必须知道的。 一般人不得轻易抚摸别人的头部,只有和尚才 能;切忌用脚踹门或指示其他东西;左手为不净之 物,不可用左手给人递物品;不能用手拍打别人肩 膀,不能拿东西从泰国人头顶经过;泰国人一般不 设座椅,但席地而坐时,也需要像和尚坐禅一样盘 膝,不可双腿叉开;与人交谈,切忌戴着墨镜。 泰国的商业文化与佛教文化融为一体。泰国商 人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就是内敛和勤奋。泰国商人 沉稳不张扬,在经营过程中,也深信佛教教义中所 倡导的因果报应,认为只要自己刻苦努力地去做了, 就一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商品的质量,管理严谨细致, 不急功近利,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从而取 信于客户,取信于社会。 泰国商人非常重信用,凡是合约中谈妥规定的 内容,比如产品的规格、质量,交货的时间、地点, 付款的方式、期限等,他们都会一丝不苟地认真履 行,也会要求对方认真履行。 正是因为守信重诺,所以泰国商人不会轻易许 诺。因而,与泰国商人合作,最麻烦的事情,就是 谈判。在谈判桌上,他们非常计较,任何细节都不 会苟且放过,很难指望通过一两次谈判就签订合约。 相反地,你越是心急,谈判不成的可能性越大。 在饮食习惯上,泰国人不喜味浓辛辣的烈性酒, 喜欢啤酒和葡萄酒。对中国莱情有独钟,无论是粤 菜、京菜、沪菜、川莱,都合其口味,唯一忌食鲜 牛肉和红烧菜肴。 泰国人非常迷信颜色,忌讳红色和黑色,偏爱蓝 色和白色。了解这点,有助于在细节上与他们拉近关 系,特别是互赠礼物,见面时的着装,尤显重要。
印尼商人:
印度尼西亚是个岛屿国家,有“千岛之国”的 美誉,再加上地理环境的独特,自然风光让人神往。 但印度尼西亚又是一个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统治蹂躏 的国度,该国土著居民对外来者,又总是保持着高 度的警惕之心,乃至于仇恨。 印尼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大量华人的涌入,有 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印度尼西亚商人的性格特征, 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深入于大海之中,所以印尼商人的性格, 有豪迈、开放的一面。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印尼 人的笑。在他们看来,笑,已经成为另一种有特殊 表现力的语言。开口常笑,在印度尼西亚, 已是一 种最基本的社交礼貌行为。在气氛略显沉闷时,印 尼商人还会主动地开玩笑,以轻松的气氛来调节心 情。对此,在与之交往合作时,切忌板着——副冷 面孔。 自卑和自傲,似乎是人类性格的两个极端,其 实并不一定如此。自卑之人心中存有暗影,总是非 常小心、非常谨慎地掩饰着。这种自闭状态发展到 某种程度时,给他人的感觉,更像是自傲。具体的 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会如此。印尼 人有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统治和蹂躏的历史,某种经 验被悄悄地传承下来,他们非常害怕别人轻视自己, 脑子里常紧崩着这根神经,变得极其敏感和脆弱。 与之交往,最忌讳的就是自吹自擂,狂妄自大,即 便不是故意,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在印尼商 人面前,最好是沉稳一些,用真诚去感动他们,给 他们留下足够选择决定的空间,切莫操之过急。 在印尼,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该教讲究互帮 互助,也有很多特殊的禁忌。忌摸别人的头;忌用 左手传递东西;忌嫌弃乞丐;忌入室不脱鞋等。 对于颜色,印尼人偏爱白色、蓝色和橙色,对 其他颜色都不喜欢。所以在着装时,尽可能穿这三 种颜色的服装,否则会被视为失礼。 印尼人不喜欢吃猪肉,甚至与猪有关的一切, 都会有排斥心理。印尼人不喜欢饮酒,讨厌的动物 是乌龟,认为它与丑陋、性、污辱有关,对蛇却情 有独钟,甚至达到膜拜的程度。最喜欢的花卉是茉 莉花。所以,在送印尼人礼物时,带有蛇和茉莉花 图案的礼物最受欢迎。 脆弱的民族自尊,与宗教崇拜相关的诸多禁忌, 是阻绝世人和印尼人交融合作的无形之网,而一旦 突破这些阻碍,就能获取莫大的惊喜,是否尝试, 全靠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