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商人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人类古文明的最早 发源地,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近代以来, 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原 因之一,是受大陆封闭性文化的影响,经商赚钱的 观念淡薄。除阿拉伯地区有较悠久的商业经营历史 外,更多的地方是一片空白。 东南亚国家,邻近太平洋,特别是最近数十年, 日本和韩国经济崛起,其他国家如新加坡等,也都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甚至有 经济学家预言,未来的世界经济重心,将由欧美向 亚洲转移。我们身处东南亚,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和邻近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若能更清晰地 认识各国商人群体的性格特征,无疑大大有助于自 身的发展。
儒学主导新加坡:
因为地缘上的接近,所有东南亚国家几乎都存 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痕迹,新加坡的特别之处, 是该国生活着大量的华侨,是华人密度最大的国家。 不难想像,新加坡的文化特性,该和中国传统文化 有多么贴近的关系。 和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新加坡受中国传统文 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儒家学说之 上的伦理道德。所不同的是,新加坡受儒家文化的 影响之巨,远远高出邻近各国。在商业经营管理上, 新加坡商人甚至把儒学倡导的伦理道德,提升为具 体化的企业精神。 儒家学说主张“知行合一”,新加坡商人也就具 有躬行实践、节用爱人的行为准则。在实际工作中 非常勤奋,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儒家学说提倡思辨精神,新加坡商人在工作中 很善于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得到与众不同的结论,同时取得别人意想不 到的佳绩。 儒家思想提倡守礼、重义,新加坡的企业也多 是家族型经营模式,在经营过程中,新加坡商人非 常注重义利结合的价值取向。商业经营的最高准则, 当然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商业利润,但他们也很重义。 通常都不会去发不义之财,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对 于寡廉鲜耻之人,即便再富有,也不会有人尊敬。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占有主导地位,孔子及弟子 们提倡的为人原则和处世精神,在这里几乎上升到 了和宗教、法律等规范等量齐观的地步。 和新加坡商人交往和合作,一定要有忍耐之心。 他们处事都很小心谨慎,不会在了解不够的情况下 去接纳别人。而一旦双方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们 又绝不会吝啬自己的信任。所以,争取对方信任的 道路虽略显漫长,但这种积极争取注定是有回报的。 争取新加坡人的信任,礼节很重要。在新加坡 人面前,切忌粗鲁和急躁,越是温文尔雅,越是循 序渐进,就越能打动他们的心。 谦逊也是新加坡人非常崇尚的美德。无论做什 么事情,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无论多么艰苦的事 情,做好了,别人都能认识到,都会投来赞许和钦 敬的目光。但根本的问题是不能有自满和骄傲的倾 向,否则,你什么都得不到。 新加坡人喜欢温和的态度、含蓄的作风,既不 肯强自出头,也很顾惜自己的颜面。与他们交往时, 即便有批评意见,最好也不要当着旁观者的面说出 来,因为这样,他们会以为你在故意炫耀自己,践 踏别人。如果换在私下里相谈,他们会很感激,即 便你所说的观点他不一定赞同,但这种方式首先就 代表了一种真诚的态度。
信佛崇道: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但长 期以来,儒、释、道又能同时并存,这不能不说是 一个奇迹。宋朝时期倡行的程朱理学,更是儒、释、 道三家思想相融结合的独特产物。新加坡受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极深,在这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在新加坡,儒、释、道已经融为一体,浑然天 成。特别是由华人及其后裔修筑的佛寺、道观、祠 堂,殿内所供奉的,既有佛教中的各种菩萨、佛像, 也有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原始天尊,还有先圣孔子 像及其他地方神像。 儒学、佛教和道教,思想核心并不相同,教人 处事的取向也不尽相同,但在新加坡人的身上,三 者又成了相互关联、相互补益的至理。 佛教的核心是讲究因果报应,劝戒人们弃恶扬 善。其实,善的东西,就是儒学中的“仁”和 “义”,恶的东西,就是与之相悖的不仁不义。这样, 佛祖和孔圣人就很好地结为一体了。 道教的思想核心,则是无为、自然,这又和儒 学的中庸之道一脉相承。佛教崇尚的境界为四大皆 空,讲究妙悟、坐禅,也与无为、自然的思想相通。 这一切,体现在新加坡商人的身上,首先是作 风稳健,不急不躁。人们做生意都是想赚钱,而且 越多越好。新加坡商人当然也想赚更多的钱,但他 们从不急功近利,而是把实现目标的愿望,建立在 刻苦、勤奋上面。因为他们相信善恶因果,坚信只 要自己付出得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 喜欢冒险是诸如早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新加坡人是不屑为之的。他们甚至不相信任何有高 额利润的冒险生意。在与新加坡商人合作之前,有 必要了解他们的这一倾向,在项目选择、方案提供 上,力求真实、确切、可信。 儒、释、道思想的交相融合,使新加坡人凡事 都小心谨慎,甚至到了迷信的程度。他们所信仰的, 不再是单一的某种宗教形式,磕头烧香也不仅仅是 向佛祖或菩萨祈求什么,而更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某种仪式。唯有履行这一仪式,做起事情来,才 会安心坦然。 因为迷信,风水之术在新加坡非常盛行,尤其 是做生意的商人,对风水的迷信更为厉害。开办公 司,从选址,到名称,再到开张的时间,任何一个 细小的环节,他们都有请风水师测风水的习惯。 无论迷信什么东西,别人看来似乎是无稽之谈, 但深迷其中的人,总是强调心诚则灵。所以,在与 新加坡商人合作时,即使不认可他们的迷信方式, 也绝无冒犯的必要。 至少它能让人心安理得,是有益无害的。
礼仪和禁忌:
新加坡人温和有礼,也喜欢和识礼之人合作交 往,虽然在这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许多礼 仪是和我们相通的,但也有个别差异,如果不慎失 礼,必将造成损失。 对所有懂汉语的人来说,见面问候一句“恭喜 发财”,似乎是非常有礼的行为,唯有在新加坡会适 得其反。因为新加坡商人自有一套道德评价体系, 在他们看来,这句话有教唆他人发不义之财之嫌, 也有挑逗、煽动他人损人利己之意,是千万不能随 便说出口的。 对新加坡商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轻 易许诺,这与他们都颇爱面子有关,也与儒家学说 “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审美观点有关。如果你真是给 他们带来了好处,他们都会铭记于心,并知恩图报。 反之,如果轻易许诺,最终又不能把诺言变成现实,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会得到他们的谅解,日后也 绝无再得到他们信任的可能。 前面说过,日本人傲慢,韩国人矜持,他们的 时间观念各不相同,和韩国人有意迟到一会儿截然 相反,新加坡人的时间观念极强,凡是预先约好见 面的时间,他们即便是提前恭候多时,也不肯迟到 一秒。因为他们认为守时是相互尊重、诚信的表现。 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约会的对象是一个不守时之人。 新加坡人不但守时,也非常强调守信。在与他 们签订契约时,通常都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即使是 契约中的细小条文,他们也会很认真地思量,使得 进展非常缓慢,但有一点,只要是契约签订之后, 他们都会非常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很少 有违约的情况发生。相对地,他们对违约的行为, 也是深恶痛绝,绝不轻易宽宥。 新加坡人注重礼仪,对一个人的着装和仪表, 也有严苛的要求。西装革履,是正式社会场所的礼 服,严禁穿西服不系领带,也禁止着休闲装和牛仔 裤出现在公共场所。 男人不能留长发。过去,他们仅仅是对此类人 反感而已。现在,居然苛刻到了不允许他们入境的 地步。 新加坡人还忌讳用左手,如果有谁用左手递东 西给他们,会被认为是一种轻视和侮辱。 在饮食方面,大多数的新加坡人不喜欢吃猪肉, 不喝白酒,如果宴请他们,最好是准备一些清淡的 略带甜味的粤莱,如溜鱼片、炸鸡胗、炸板虾、香 酥鸡、番茄白菜卷、锅贴豆腐、鸡丝豌豆、手抓羊 肉,等等。酒类则以啤酒和葡萄酒为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