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得好的100个理由
不贪,是因为懂得还有明天。 有些事留给明天,很美, 表示明天你还活着。 有些责任,留给明年, 表示明年你还活着。 活得好——简单
1.追求闲情 有钱有闲,是多数人的梦。可惜的是,有钱的人,常常没有闲;有闲的人,又往 往没钱。 到底有钱好,还是有闲好? 还是两样全有最好。 这是矛盾,显示人老是喜欢包山包海,拥抱全世界 ——但却赔了一条命。 统计指出,台湾的民众年平均所得已有一万三千元美金,但是一天的满意时间却 不足一小时,可见,钱并不缺,但闲缺得很。 休闲专家说,有闲才有好生活,我喜欢这种说法,把人生解得透,但如何得闲?
把时间找出来:别妄想一天有二十九小时,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扣除睡眠的八 小时,工作与来返舟车的十小时,只余六小时,最好别看电视、别生气、别生病,否 则一点时间也没了。 该屈指算算了,一天的可用时间到底还剩多少?少于三小时,就应该好好检讨。
把体力找回来:休闲,不等于睡大头觉,它提醒你该用一双脚,漫游青山绿水之 间,若没有一点体力,可不成呀。 请你抱个篮球,到球场打个十分钟试试身手,如果像一条狗,表示体力差了;要 活要动,,从今天开始,缓缓暖暖身子,把活力找回来。
令把工作放下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读过的呀,想闲就别老想着赚钱,好好 休一阵,把下班一条虫,变成上班一条龙,才是好的工作效率;工作非你不可,笑 话!你好像在说,美国非克林顿不可,可是,他已经下台了。 地球的公转、自转,从不理谁在、谁不在,不是吗?
2.让生活停一下 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一书里这么说:“在法国,每五十分钟就有一个人惨死 在公路上,看着公路上疯狂开车的疯子,真……” 是啊,工业时代里的每个人都活在风驰电掣的速度中,仿佛停不下来的转轮,死 命地碾压倏忽即逝的时间。 停下来成了不可得的期待,人们以为停下来便会与世界脱轨,必须努力地摆动双 臂,成为最出色的经理,最优秀的乍家,最好的记者,最快的飞毛腿,才能闯出名 堂。 可是,快速碾过的人生,除了慌乱、迷惑、孤独、焦虑、难受之外,却是一无所 有,包括连喘口气都难。
怪不得昆德拉想问:缓慢的乐趣在哪里? 这也是我好想知道的答案,人生为何必须如此来去匆匆,老用对错、是非、好 坏、富不富来评量,毫无品质可言? 停下来吧,萨特说:“除了生活之外,人生将了无意义。”如果连生活都过不 好,其余还有什么好谈的。
今记得回家:这是停下来过好生活的最基本要求,只要你肯记得回家,生活便 往曼妙靠拢。别以为自己是天下最重要的人,没这回事,你不回家,也许公司会变 好,但你一定不会;你早回家,保证公司也不会关门,该回家时回家,是你与公司 的契约,不是吗?
乾坤大挪移:打破原有的惯性,做一些与原来回家时完全不一样的事。比如 说,以前回家坐下便扭开电视,现在则改成打开收音机,或者打开窗,让和煦的风 柔柔拂入,或者登楼欣赏星罗棋布与月光皎洁的辉映。 今放慢动作:别急着把某一件事做完,别急着催促孩子吃饭、洗澡、睡觉,让 生活依它的步调缓缓进行,你会发现,原来很多痛苦的始作俑者是自己。
3.人生四要 人“生”,意思是说,人要“活着”,但多数人把人生过得很人“死”,每天 醉生梦死,老想用一辈子的时间,赢得五辈子的报酬,天天嫌时间不够,梦醒时分人 快死,再也悔恨莫及,这种哀怨翻版,几乎天天上演。 这种自找苦吃的剧本,最大的理由便是“贪”。贪得无厌把人给害了,忘了一 辈子真的“要”的不多。
禅师提醒我们,人生有四要:
想要:野心家的人类,“想要”的总是多得不胜枚举,上天入地我全包,最好 能要得全世界,当它是梦想也可以,当成现实的允诺则是痴人做梦。自有人类历 史以来,从未有人得过全世界,成吉思汗未能如愿,拿破仑,最后也只拿到“破 轮”。 人必须明白,想要的永远比该要的多得多,想想可也,不必认真。 必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生的“必要”,说穿了,便是填饱肚 子,这并不难。提倡简朴生活的专家说,这叫“够用就好”,简单但不全无的生 活,活得不奢华,但活得好。 今需要:车子、房子、银子等等,是多数人的“需要”,但不需太多,我喜 欢从“一”而终,事事只要“一”样,不求多,只求安定、方便与遮风避雨而已。 需要的东西,要一样,便好;要得太多,便累。 该要:健康、快乐、自由、时间等等是人生里的“该要”,工作赚钱,无外 乎想过好生活,生活过得好,健康最重要。功名利禄加身,但活得不快活,在我看 来,人生好假;没有时间,一点也不自由自在的人,说他有多棒,我根本不会相信。 这些该要的,你要到了吗?
4.拒绝忙碌 有位哲学家说,现代人一辈子里的最大浪费是:忙碌。 这句话,我深有同感。每个人都忙,但为什么该忙,却又浑然不知。 忙得要死、忙得要命,被无意识地挂在嘴边,忘了忙到要死,非死不可的窘境, 为何该忙? 忙得像狗、累得像猪,成了口中的潜意识语言,一种猪狗不如的忙碌,你我居 然也要,真是何苦来哉,但谁来反叛了? 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愈来愈接近机器人,游走在网络与虚拟之间,人生近 乎可悲。还好网络的虚拟蓝图频频破局,否则真不知人会是什么个模样,也许是一 种端坐在电脑终端机前的怪兽吧。 虚拟倒塌了,真是善哉! 读者说,我一定很忙,不!我闲得很,闲来度中年。不是我想得开,而是知道, 忙只会多了钱少了命,利弊难辨。罗斯福总统不是也曾说过:“我从不怜悯那 些苦干实干的人,他们除了自我毁灭之外,实在一无是处。”
我拒绝忙碌,所以:
偷得浮生半日闲:时间有限,没人反对吧,多忙一事,便少一分钟,忙于工 作,便不得闲。我要闲,所以不忙。休闲心理学家说,闲是治疗忙的最佳方式,我 完全同意,因为:闲是朝气,积则利人。
令科学工作:忙多半为了工作赚钱,但谁知道,人的一天里只有四至六小时的 美好精力,多则假矣,意思是说,工作太久的人,只是摸鱼。我记得史怀哲的话: “没有工作的英雄。”意思或许是说,忙碌非英雄吧。 你很忙?我猜你是狗熊。
善于保养:车子的续行力来自加油与保养,人也是如此,懂得保养的人,行得 久。过度使用是机器的杀手,人也是如此,蜡烛两头烧,总有一天会油枯灯尽。
5.放下挂念 有些事得关心它,但是有些事却必须放下它。 家人、朋友、宠物,我关心;烦恼,我放下。 值得关心的事,统统是好事;可以放下的事,一切是坏事。 但,关心也不能过了头,有时会把好事变成坏事, 快乐变成忧愁。 妈妈便是这种人,喜欢关心别人,一生操劳,仿佛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她,母爱 的天性,在她的身上表露无遗。电话没人接,她说你出事;身体微恙,她说你有绝 症;抽中下签,她要你逢庙必拜、消灾祈福,没人否定她的关心,可是每个人都烦 透了。 关心,却又放不了心。 拿起或放下,拿捏真难! 该怎么做?
不做千手观音:我也关心人,但不操心。管不着的,我不操心;见不到的,我 不操心;烦不了的,我不操心;做不到的,我不操心。我不是千手观音,无法事 事自理,所以常常不理。 孩子上学之前,我关心;上学之后,我放心。 饭好不好吃,我关心;吃不吃随他,我放心。
急与不急:我的事情有等级分类,至少分成急与不急两级。急的事,我努力办 完;不急的事,我放心慢慢来。 至于什么事急,什么事不急,则由我决定。
肚子与脑袋:我觉得有关肚子的事,属于本能的生理需求,应该关心;至于脑 袋里的事,关系智慧、心灵,应该放下。我家有没有饭吃,我做得了主,我关心;社 会经济景不景气,我无能为力,我放下。帮一个人,可以,我拿起;帮全世界,不 行,我放下。 拿起或放下,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6.不要过犹不及 人生老是如此: 赢了名位,输了健康。 有了钱,没有闲。 事业成功,家庭破碎。 官位亨通,孩子是问题少年。 这些典型的过犹不及,几乎出现在所有人的身上,原因便出在我们爱争的性格; 争第一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什么事都争,于是什么事都争得你死我活,毫不妥协。 开车争快,所以在高速公路上老有蛇行超车的人,因为他不想比人慢,但是超 来超去也没快了多少,一时一个闪神,还撞上安全岛,赔了夫人又折兵。 工作争多,什么事都想插上一脚,加班又摸鱼,老板争了数字,工人争了银 子,身体赔得一塌糊涂。 争的意义就是过度,对孩子照顾过度,对朋友倾诉过度,对家人管得过度,对 下属干预过度,自信过度,然后变得很无度,少了拿捏合宜、恰如其分的美感。过 就是不及,不要也罢,真正优美的人生,其实是平衡的。
如何平衡过生活: 信守自然规律:该吃便吃,想睡就睡,不要勉强行事。吃饭时工作,工作时 睡觉,睡觉时看电视,永远有害无益,这个简单的法则守得住,生活便平衡了。 令重身轻物: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生命!凡事以它为准便对了,发大财 做大官,人人盼着,但得有命才成。 以身为重成了我的人生平衡术,与健康抵触的事,渐渐不为。
为而不争:我喜欢做事以兴趣为原则,不想争些什么。少了争,欢愉便来, 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快意。现在不争了,但得了更多。
7.改变不当期望 每个人都有期望,只是期望大、小而已。 有一栋房子,一部车子,一个衣食无虞的生活,很实际;有亿万存款,千万 名车,豪宅数栋,很幻想。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必做到。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一辈子,其实所需不多, 多数人赚到的已远远高于所花的,赚得愈多只是养成愈浪费的奢靡,一点用处也 没有。 我猜你不尽然同意这样的观点,但是想想作家史蒂文生的话:“我没见过富 翁是快乐的.”你可能便懂了.赚愈多的人,是愈忙、还是愈闲,你我心知肚明; 像人、还是做牛做马,自己享有所赚、还是提供家人挥霍,一想便知。怪不得明 朝古书《醉古堂剑扫》有一段话这么说:“金帛多,只是博得垂老时,子孙眼泪 少,不知其他,只有争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老时,子孙眼泪多,不知其他, 只有哀而已。” 我与你相同,对自己也满怀期望,只是以简单为准,比方说: 从“一”而终:我有过为豪门华屋而拼命工作的念头,但结果发现,只有累 而已,不知其他,天天恍惚醒来,惺忪努力,把钱放进银行,整个人像狗似的,一 点未来也没有。 现在实在多了,知道房子只是用来遮风避雨,一栋便成,而且是小小的,符合 自己能耐的要求;车子只是用来代步的,不在品牌,在于实用。SPA俱乐部的会 员卡离我好远,乌来的冲浪更好玩;健身房的会员资格不要也罢,爬山、健行、 打球更有味。
告别奢侈:我不是个清贫思想的人,但很容易满足,因为我已渐渐不相信, 优质生活享受非得物质优渥不成。粗茶淡饭,反倒更有趣,凡事都以钱来计量的 人,只会被钱牵着鼻子走。 切记,想花多少,就得赚多少,但是赚太多了,又没时间花,这便是吊诡之处。
离开流行:如果你很注意流行讯息,或许该觉醒了,它并不适合多数的上 班族。天天为时髦而烦,大概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请相信,自己便是流行。
8享受平凡 甘于平凡,其实很难! 有很多人羡慕别人平凡的生活,却无法甘于平凡。这些年来,我离开红尘滚 滚、五光十色的职场,回归单纯生活,很多朋友便这样对我说:“能像你多好 呀。”
但他们也会适时地补充一句:“我实在办不到。” 他们哪知道,我也曾经一度只想当大师,不屑于做一切平庸的事,伟大的超 人梦想,一直存在,直到发现自己果真不是超人为止。因为超人至少得有两样特质, 一要会飞,我不会;二要内裤外穿,我不敢,也就只好平凡了。
就跟戒烟的笑话一样:“戒烟太简单了,我都戒了一百多次了。”有关平凡的 事,我也努力过一百多遍,次次都有理由回到繁嚣,直说平凡不好。现在终于找到 平凡的况味,有理由大声地说,平凡真好。 原来我误解平凡的意思,以为平凡等于归隐山林,清贫度日,不吃不喝,而忘 了平凡只是真实面对自我。 如何享受平凡?
不贪不欲:每个人都有能力,但每个人都没有超凡人圣的能力,我可以演好 自己,但无法演活全世界。不贪便是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极限,变成欲速则不达。 记得“回家”吧,我的意思是说,工作告一段落,该回家便回家的人,不贪,因 为你懂得还有明天。有些事留给明天,很美,表示明天你还活着;有些责任,留给 明年,表示明年你还活着。 该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得不来,叫做不欲,不过度求取不当的欲念。
今不忮不求:很多事,求也求不来的,水到渠便成,顺其自然反而是最好的法 则。没有人可以一举成名的,没有人可以马上升官的,没有想到便立刻要得到 的。“等待”是一门重要的秘法,就像花开花落自有时序,不必强求,给一点时 间,该有的仍旧是属于你的。
降低梦想:把太多时间用来织梦,并非明智之举,运用智慧,巧妙安排,才 能在乎凡处得到不平凡。 比方说,别让梦编织得太浪漫,再用全副的心力谋求;留一点空间给自己,可 以欢喜地用一顿餐,如意地看一场电影,悠闲地逛一条街,走在蝴蝶步道上,与 孩子一起到休闲农场去摘果。 这样的生活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
9.体验平静 试图在这繁忙的生活步调里,挪出空间,找一种平静,变得愈来愈缘木求鱼。 亨利梭罗那种在夏天的清晨梳洗过后,坐在阳光洒落的门口直到中午,让脑 海中沉浸着一些空想的浪漫,简直像天方夜谭。 每个人几乎完全不可能不受干扰的独处,外表上,我们都活在多彩多姿的曼 妙生活里,但内心却异常空虚。有人说,早晨醒来最常做的三件事是,刷牙、漱 口、骂小孩;下班回家则有四件事好做,沐浴、更衣、看电视,又骂小孩,显见 现代人有多无聊透顶,周而复始地重复没有营养的轮回。 我们都像蜜蜂,一天到晚,飞到东,飞到西,一刻不得闲。
你试过平静的感觉吗?比方说: 找一天不看电视:对于现代的电视节目,你与们的感觉应该一模一样,看与 不看没什么两样,有时候看完还会觉得自己真笨,那就别看了,找一天,把电视关 了,试试听听电台音乐网或台北爱乐电台流泄而出的曼妙乐章;甚至什么都不听, 只把耳朵竖起,聆听大地的天籁,虫鸣、鸟叫、风浪、雨丝,让心情安详一会儿。 冥想:多年来,我一直都有晚上冥想的习惯,不一定合上双眼,也不一定在 某一处固定的地方,有时坐在月光下,身上靠着摇椅,在摇摇晃晃中,让灵魂淡出 躯壳;有时徜徉草皮上,让微风拂脸而过,脑波静得有如没有涟漪的湖心;有时躺 在顶楼上,伸展成大字形,仰望星光点点的夜空,多数半小时,有时一小时,把生 命中的一天做个小小整理。
多走五分钟:我有走远路的习惯,朋友对于这点颇为不解,明明有条近路, 我何以放着不走,专挑远路行。那是我的幽静之道,多走十分钟,让脑子放空,欣 赏鸲鹆鸟的搔首弄姿、白头翁的亮丽清鸣,阳光从树梢洒落的曼丽、蝴蝶翩翩的优 雅,消除一场演讲的疲劳。10短暂归隐 心理学家说,天天像只无头苍蝇的现代人,应该有处短暂归隐的地方,把不定 的思绪,焦虑的心情,烦杂的生活,断了线的梦想,无趣的人生,好好整理清楚再 出发。 归隐不是出家,比较接近修行,把生命修一修便行了,否则会渐渐不行——体 力不行,活力不行,精力不行,处处行不得。 归隐旨在去愁解忧,涤尽烦恼,把不愉快的心情化解开来,迎向快乐之路,这 意味着,现代人真的不好受,需要时时刻刻爱自己。 如何短暂归隐? 如果情况许可,潜进山林,原野浪行。耳朵放聪,目光要明,脚步放慢,心 情要缓;用大地乐音,治愈寂寥的心境,再吮吸几口森林负氧离子,回到红尘, 重做现代人。据说龙应台在阳明山有一处心情驿站,安顿失衡的心灵,我的心情 复活林则在仙迹岩,你呢? 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在烦恼缠身时闲闲人山,心理学家建议,城市人需要 城市人的归隐之地。比如说,味道十足的茶艺馆。我惯常于午后,在北市新生南 路的紫藤庐,静静地啜饮一杯下午茶,它算是我隐居的另一处秘密花园。 令我缺乏啜赏咖啡的雅趣,但喜欢按图索骥,找一家风格独具、品味优雅的 咖啡馆,喝一杯卡布其诺,算是给自己忙乱的人生一种心灵的洗尘。 脑袋放空,随意浪行,不管它何时交稿,懒得理上节目的事,是我的新隐居 方式。心情沉沉的,便开车出门,没有目的地,车子停在哪里,隐居便在哪里,我 常随意逛逛古玩店、精品店,再欢喜地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