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校园网与学生无关?
| | | 打开一些中小学的网站,你可以看到主页上显示有“学校概况”、“部门动态”、“学科信息”、“新闻频道”、“教育科研”、“德育空间”、“轻松英语”、“活动信息”、“教学园地”、“教师论文”、“获奖情况”,等诸多栏目,就是没有任何栏目是供学生浏览的。打开“第二课堂”的链接,里面竟然只有关于某兴趣班开班情况的文章,着实令人失望。 最近几年,我国的校园网建设脚步再次加快,全国年平均用于建设校园网的资金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可是如此巨大的投入却未能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据有关部门调查,86%的学生对校园网不感兴趣。问其原因,一名同学说道:“校园网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它是那么高高在上!”
网站内容乏味,校园网的“通病” 一名广州的小学生对笔者说,他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而他们学校的校园网却没有任何娱乐方面的内容。笔者打开广州市一所小学的网站看到,其主页上显示有“学校概况”、“部门动态”、“学科信息”、“新闻频道”、“教育科研”、“德育空间”、“轻松英语”、“活动信息”、“教学园地”、“教师论文”、“获奖情况”、“第二课堂”12个栏目,其中仅“第二课堂”、“德育空间”、“轻松英语”3个栏目和学生比较接近,也没有任何娱乐栏目供学生点击浏览。笔者又打开“第二课堂”的链接,发现这个名字相对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栏目里面竟然只有关于学校某兴趣班开班情况的一篇文章,着实令人失望。笔者随即又访问了广州市其他几所中小学的校园网站,情况基本和该网站类似。 中学校园网的情况比小学稍好,但也不容乐观。一些中学校园网虽然开设了“学生论坛”、“家长论坛”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但人气极低。有网友认为,我国的校园网在内容上注重的是网站的“教育功能”,而不是学生急于知道的信息和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被繁重的作业、考试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不可能会对这样的校园网感兴趣。
网络管理不善,校园网问题多多 据不少学生反映,他们不愿意上校园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校园网的管理不善。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内容更新太慢。笔者在一所学校的网站上看到,该网站仅能显示8条内容的新闻主页上竟然还显示着2003年12月的内容,最新的内容还是今年6月初发布的。也就是说,这个页面的内容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更新过了,从去年12月至今也仅仅更新了不到10次。据某高校负责校园网管理的一名同学说,他们学校网站新闻主页的内容大部分是发布学校的通知,如果学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布任何通知,那么校园网的新闻主页在这段时间内一般都不用更新。 部分学校的校园网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以及方便教师查阅通知和一些简单的信息而建设的,建成以后也没有派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维护,导致故障时有发生,学生需要在校园网上查阅信息时经常出现“坏链”、“死链”等现象。还有的校园网因为服务器的安全管理不善,导致计算机病毒入侵,有些病毒迅速扩散,让校园网内的其他计算机也纷纷感染,甚至还会影响校园网外前来访问校园网的计算机,让人叫苦不迭。
校园网要“校园”化 权威资料显示,任何网站以及网络服务系统要想拥有稳定的用户群,都必须拥有稳定的网络系统和服务系统,要保持网络时时畅通。另外,速度快也是网络作为一种信息平台的优势之一,如果信息更新不及时,这种优势就会丧失殆尽。校园网要想真正做到立足学生、服务学生,必须要加强维护,保证网络的畅通和系统的稳定。 一位网友说:“要改变校园网的现状,首先必须‘校园化’,由学生参与网络的设计和管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的网络经济分析师向笔者介绍,校园网与资讯和社会上的门户网站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专业性和其他专门网站相比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趣味性更是为绝大多数校园网所缺乏。校园网既然立足校园,就要根据校园的特点来建设和规划。校园网最大的互动群体是学生,应该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要想得到学生的青睐,校园网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态。在寓教于“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 在这些方面,国外一些校园网的做法值得借鉴。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校园网都开设了游戏栏目,选用或者自行编辑一些趣味性强、知识丰富的益智类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学习了各种知识,并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为其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了基础。国外绝大多数的大学校园网都和人才交流市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人才需求信息都能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方便地进行查阅。几乎所有的校园网都建立了自己的虚拟社区,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方便了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捕捉学生的思想趋势,从而能够及时地采取措施,为学生解决问题,并且作出正确的引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