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姐妹报 姐妹会 姐妹事
| | | 2004年4月16日上午,中国妇女报高朋满座。那特有的亲切温馨如春风一般弥漫在这次百名姐妹参加的集会中。原定9点的会,早早就挤满了人,握手、拥抱、戏谑……有人称“这是我们自己的姐妹报开姐妹自己的会、办姐妹自己的事”——由中国妇女报、中直机关妇工委、国家机关妇工委联合举办的妇女工作座谈联谊会,交流新形势下妇委会工作的心得体会,关注妇女主流媒体的现状与发展——
姐妹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实现妇女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如何有效地整合妇女资源,为妇女事业的发展进步注入“核动力”,这一直是广大妇女干部关注的课题,自然也成了这次座谈联谊会探讨的重点话题。从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主任王玉玲的讲话中人们了解到,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现有女干部、女职工13万人,她们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研究制定各行业的政策法规中以及重大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她们在自身发展和工作生活中也有各种需求。作为机关妇委会,如何适应和满足她们的需求、为她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是需要我们共同交流探讨的。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机关妇委会的工作也面临诸多难题,中央直属机关妇工委主任张素青在讲话中将其归纳为“三难”:一是兼职与工作两全难;二是经费紧张活动难;三是创新局面突破难。但是,“认识最重要。有认识就有思路,有思路就有办法,有办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有快乐,有快乐就有自信,有自信就有美好。”说到这些,她特地引用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一段话:“走出人生新天地,开拓事业新局面,创造美好新生活”那就是一种境界……说到此时,先是鸦雀无声,再是掌声阵阵,几位姐妹对本报记者说,这番话说出了我们姐妹的心里话,颇受感染,深受鼓舞。
姐妹事 事在人为,只要有心,办法总是有的,一些部委办的妇工委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国家工商总局机关的妇工委副主任李卫在会上举了一个例子:从2003年开始,该机关的“三八”节一改过去女性自己给自己过的惯例,而是请来机关所有男性,不论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和姐妹们一起过节。过节前,妇工委将每一位女职工各种闪光亮点一个不漏地挖掘出来,在“‘三八’祝词”中郑重宣讲。本来从历史文化背景上,女性的工作大多默默无闻,有些家庭琐事更是不被人认识。现在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男同胞重新认识自己的姐妹”。有的男领导为此感慨道,今天才发现自己是与这么一个优秀的女性群体一起工作。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该妇工委开展的“人心工程”“关爱每个家庭”活动,也颇见成效。不论谁家过生日或有病人,她们都亲自操心写卡、募捐,让每人打电话慰问身患绝症的同事的爱人,让每人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广电系统是女职工比较集中的行业,女性比例几乎超过男性。该单位的妇工委为了更好地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妇工委副主任韩秀英将她们的工作归结为:“找准位置,主动工作”。她们注重提升自己的素质,妇工委多次邀请著名的女性成功者——敬一丹、倪萍、杨澜等,前来座谈演讲,激励广大妇女立大业,做大事。今年“三八”节,妇工委原计划拍一集本系统的先进女性专题片在内部播放,没想到一开机,原计划的10分钟根本不够用,人物之多、感人的事迹犹如泉涌,使她们泪水涟涟,单集片变成了连续剧,至今还在拍摄。 会上有人说,广电系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广大女职工所需要的,我们妇委会都要考虑如何提供有效的服务,妇委会工作不应该局限于说服教育,而应该定位在带领、激励广大女性为社会多做贡献,这就要更加关心她们的切身利益,关爱她们的个人生活与家庭生活。妇委会的工作应该“以人为本”,满足妇女的各种需求,真正提供有效服务。张素青主任概括为:“妇女工作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还要拾遗补缺。这叫有趣、有益、有人情味。”这次会议可谓“紧跟形势”。为此,本次会议还特邀北京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色彩第一人于西蔓女士介绍了职业女性服饰的色彩搭配知识,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副教授白文佩讲授了中老年女性保健知识,深受广大与会者的欢迎。
姐妹报 “中国妇女报与中直及国家机关妇工委三家联手横向交流是个创新”。中直机关妇工委张素青主任在肯定大家对本次座谈会的意义时,自然强调了中国妇女报与妇女工作的血肉关系。她指出:“中国妇女报是我们中国妇女自己的报纸,她记录了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的历史,是妇女事业进步的缩影,是我们姐妹共同的旗帜和阵地。我们与中国妇女报是血脉相连。所以办好中国妇女报,是我们女性共同的荣誉和尊严。”她鼓励道:“中国妇女报改版之后,每天都有一个期待,每天都是一道大餐。”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主任王玉玲对中国妇女报的定位是“为我们国家机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事实依据。” 如何不负厚望,不辱使命,本报记者也倾听了方方面面的指点。工商总局的妇工委副主任李卫希望中国妇女报要加强报道有深度、有哲理的,特别是广泛关注适合知识女性阅读的题材,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与报纸的权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委会主任赵燕平希望在新闻版加强信息量。会上会下的交流中,众人一致希望加大对妇工委工作报道的力度。 在座谈会上,全国妇联常委、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王乃坤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妇女报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宣传舆论工具,具有党报党刊的性质,是全国妇联指导妇女工作、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最重要、最直接、最权威的宣传舆论阵地。她希望广大妇女组织和姐妹们共同支持,办好我们女性自己的这张报纸。(本报记者 邱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