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西方文化秘库 - 西方现代文化
 选择权[德]齐美尔 
   凡被称为命运的东西,不管是好运还是厄运,不仅不能为我们的理智所理解,而且有些即使被我们的生活意图所接受,但并未被彻底同化——根据整个命运结构来看,这一点符合那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就是说,我们生活的整个必然似乎像是偶然一般。只有在艺术形式中,在悲剧中,才会出现绝然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消除。因为艺术形式让人感到在偶然的最深处寄寓着必然。当然,悲剧主角往往毁灭于既成事件与生活意图的矛盾交织之际。悲剧发生本身有其明显的生活意图基础,否则,它的毁灭就不是什么悲剧,只不过是令人伤心之事。倘若消除“偶然寄寓于必然”的这一令人可悲的感觉,那么悲剧就会“缓和”。但它毕竟是悲剧的命运,因为它清楚地描绘了命运概念的意义,即客观的纯粹可经历性转变成个人生活目的的可感受性,并揭示出个人生活,而我们经验主义的命运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为经验主义的事件因素从未放弃它那因果性和无感受性的实质。
  命运存在于一种生活范畴对另一种生活范畴的适应关系之中,所不同的只是一种,上帝没有命运,另一种,动物没有命运。其实,人生舞台也接近于这一外推结论。人类面临命运,不外乎两种选择,一是拜倒于命运之下,一是凌驾于命运之上,这完全取决于人本身。
  拜倒于命运之下意味着:毫无自己的生活意图,纯生活事件的同化无非是强迫性或被强迫性的,命运本身也只是事件而已,遇事任其自然发展。
  凌驾于命运之上则意味着:由人的内在深处所决定的生活意图如此不可驾驭,如此不可左右,以至于人的自身存在和生活所要接受的事态发展过程根本不给命运以任何任务。在此,生活事件不可抗拒地迎合已形成感受力的强大潮流,似乎它们根本无法触动这一潮流。谁凌驾于命运之上,谁就不是悲剧的主角。悲剧主角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受到自身外强大的现实对抗力,他之所以被制服是因为他受到本人生活意图的包围。这是彻头彻尾的现实和感受的两重性形式,而感受单元寄寓于这形式之中。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这形式根本不以两重性面目出现,他不像上帝那样可以完全超脱命运,在上帝那儿,任何事情从一开始就有绝对的目的安排。而在他那儿,仅仅是因为生命主流如此之强,使各种对抗它的力量可以被忽略不计。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