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习是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首先因再读时更能了解书中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它的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它的开端。其次因为读第二遍时,会有与读第一遍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这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同一件东西一样。 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个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常比他的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平庸作家的著作,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不过,这类作家的作品,我们也不妨一读。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帮助我们可以不必再依赖他人寻求乐趣,因为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一拿起一本这样的古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清静、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般舒适。这原因,大概首先是由于古代语言的优美,其次是因为作者人格的伟大和视野的深远,其作品虽历数千年,仍无损它的价值。我知道目前要学习古代语言已日渐困难,这种学习一旦停止,当然会有新文艺兴起,其内容是以前未曾有过的野蛮、浅薄和无价值。德语的情况更是这样。现在的德语还保留有古代的若干优点,但很不幸的却是许多无聊作家正在热心而有计划地对它进行滥用,使它渐渐成为贫乏、残废,甚至成为莫名其妙的语言。 文学界有两种历史: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学和艺术的。前者是意志的历史,后者是睿智的历史。前者的内容是可怕的,所写的无非是恐惧、患难、欺诈及可怖的杀戮等等;后者的内容是清新可喜的,即使在描写人的迷误之时也是如此。这种历史的重要分支是哲学史。哲学是这种历史的基础低音,这种低音其实也能传人其他的历史中。所以,哲学是最有实力的学问,然而它发挥作用的速度是很缓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