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东方古代文化
 蛤蟆与大鳖 
   泰山脚下有一口浅井,当年孔子登泰山观日出时,曾在井边小憩半个时辰,舀过一瓢水喝。多少年过去了,先前清澈见底的井水渐渐浑浊起来,原来有一个蛤蟆跳在井里,整天东窜西扑,上下翻滚,穷折腾,把一口井水搅得浑沌不堪。
  有一天似乎是春暖花开,太阳煦煦地照着,这个蛤蟆在井里一连呆了数年,觉得全身滑腻腻潮得慌,就沿着井壁探头探脑地爬了上来。呵,没想外面的世界真奇妙!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远处还有几朵小花在碧草丛中红艳艳地招展。蛤蟆瞧得心神陶醉,不由得在草地上连翻几个筋斗,然后仰身躺下,灰白的肚子沐浴在温煦的阳光中,散发一下多年的潮气。
  躺了一会儿,蛤蟆也觉得无聊,就翻了个滚,鼓瞪眼珠四处瞧瞧,突然看见左边土丘边有一个大磨盘在慢慢移动。蛤蟆想:这可新鲜了,磨盘有腿?蹦过去一瞧,何尝是大磨盘,原来是个灰不溜湫的大鳖在缓缓地爬动。
大鳖原先生在东海,长大以后,也想出远门,遛达遛达,就长途漂浮,越过黄海,从蓬莱岛边爬上岸,爬啊爬,好容易来到泰山脚下。由于远程跋涉,大鳖似乎也很疲乏,懒洋洋地爬着,想找一个所在休息一下。
  蛤蟆竖了竖后腿,又鼓了鼓肚子,尽量装得大模大样一点,对大鳖发问道:
  “喂,你老兄这么大的个头,从何而来?就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呢?”
  大鳖闻声,探了探头,原来是个小不点儿的蛤蟆,在竖腿鼓肚要充大阔佬。
大鳖觉得有点滑稽,就说:
  “噢,好棒的小老弟!俺是个粗人,俺是从东海洋上来的呀!初来乍到,还请
小老弟多多关照。”
  蛤蟆见大鳖个头很大,口气不大,就松弛一下鼓胀的肚子,换了口气说:“呀!失敬、失敬!大驾是从东海洋上来的?‘东海洋’?没听说过,它有多大呢?你老先生瞧瞧,我虽然在水井里住着,从未去过东海,但我却活得快活极了!平时感到寂寞,我就跃出井来,在井栏边遛遛玩玩,夜赏明月昼观日;如果觉得疲劳呢,我就窜入井内,在破砖缺壁上耷拉脑袋睡个觉。晚上在井水里洗个澡,浮起两腋托着腮帮,瞅瞅夜空数星星;若要安静,我就泅人井底,泥浆掩没脚背,软绵绵的如同盖了丝绸被。我陶然自得、踌躇满志,偶尔回头看看井里的小赤虫、小螃蟹和小蝌蚪,它们谁能像我这样快乐呢?我独霸一井,逍遥自在,仰天俯视地,唯我独大,这不就是世上最大的快乐吗?嘿,老鳖先生,你那个东海洋算个什么样子呢?你何不随我跳人井内,参观参观新世界呢?”
  大鳖平生从未见过水井,只听蛤蟆把它吹得天花乱坠,就想姑且见识见识也无妨。大鳖摇摇摆摆爬过来,没料到左脚还没有伸进井内,右脚已被井栏绊住了。原来这口水井尚不及大鳖的脚掌大。
  大鳖朝后退了几步,苦笑了一下说:“蛤蟆兄,看来俺真是个粗人,无缘观赏你的水井宫了。不过俺可把东海的模样给你拉呱一下。东海洋这个‘捞什子’,究竟有多大呢?一眼望去,东海洋上白浪翻滚,水波连天,浩邈辽阔,九千里的遥远,不足形容它的大;八千尺的高度,不足测量它的深。大禹时代十年有九年闹水灾,天下洪水滔滔,遍地浊浪,然而东海没有涨高一点;殷汤时代八年有七年遇旱灾,天下赤地千里,田野龟裂,然而东海也没有下落一点。蛤蟆兄,你想一想,在这种汪洋大海里究竟快乐不快乐呢?”
  乍闻之下,蛤蟆的脑袋一下子简直无法想像所谓东海之大究竟有多大,它只觉得脑袋昏昏然,似乎东海之水铺天盖地漫溢而来,灌得脑袋胀鼓鼓,沉甸甸的。扑通一声,蛤蟆只得转身跳人井中,去睡大觉了。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