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东方古代文化
 王充 
   王充(公元27—约100)。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幼年家境贫苦,曾到当时的京城洛阳,拜大儒班彪为师。做过一段小官,因好直言,触怒上司,被免官为民。以后就专门著书,不再做官。其著作主要为《论衡》85篇。
  《论衡》的意思就是衡论,即衡量当时那些言论的是非。当时的言论虽然众多,但归结到一点,就是以董仲舒为宗师的天人感应学说。王充认真考察了当时的各种天人感应事件,发现它们都不是天对人的行为的反应,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现象,从而得出“天道自然”的结论。天道自然本是老子、庄子等人的结论,但王充认为,他们的缺点是没有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自己的结论,所以得不到更多的承认。他用大量的经过认真观察、研究的事实作根据,使天道自然的结论为人信服。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气的中介作用,王充认为,气是一种力,而力的作用随距离远近发生变化。比如离火近就热,离火远就不热。天离人又高又远,人的身体非常渺小,人的气不可能到达天上,使天发生感应。这种进行量化分析的精神,在古代是极其宝贵的。
  王充的《论衡》出世之后,长期湮没无闻。东汉末年,天人感应的思想进一步暴露了自身的弱点,王充的《论衡》才流传开来。魏晋南北朝时代,天道自然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天道自然的理论,老子、庄子是创立者,魏晋时代及以后的思想家们是应用者,而王充则是这个理论的论证者。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