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东方古代文化
 扬雄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末年儒者。字子云。早年以诗赋闻名,曾立志要超过当时赋写得最好的司马相如。据说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的肝胆都流了出来,醒来得了一场大病,吓得不敢再写赋。正史上则说他是后来觉得赋与政治关系不大,不是一个儒者的本业,就放弃了作赋,转而研究哲学,写了《太玄》和《法言》。
  玄的意思是深暗遥远,难以测度。“太玄”的意思是说,在现象世界背后,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象的东西,在支配着有形世界的运动。因此,掌握那个玄往往比掌握那些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汉代从独尊儒术之后,儒者们把主要精力一面用在礼乐制度的建设上,一面辛勤地去观测那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对有形存在的过分热衷,构成了汉代儒学的基本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扬雄强调玄的重要,在汉代儒学中独树一帜。当时的儒者,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工作。扬雄还针对当时儒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仿照《论语》的样子,写了《法言》,意思是可以作为行为规范的言论。他的《法言》不久以后还有传播,他的《太玄》则一直很少有人研究。但是大家都认为《太玄》是部思想深刻的著作。
  扬雄和王莽、刘歆一起作后备官员,后来王莽做了皇帝,刘歆做了王的国师,扬雄仍然是一个普通官员,一直得不到提拔。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做了一个中级官员。他为人淡泊,清贫自守,精于学问,而拙于世事。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