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读书时间
 书 约 巴 丹 
巴 丹
  读书应该有量,同时又不限量。
  在青少年时期,什么样的阅读量与阅读范围是合适的呢?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
课程标准》。”新课标”增加了阅读和推荐书目,“新课标”对原有的语文教学大
纲进行了修订与调整,将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对阅读
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
于145万字;初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高中
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55万字。
  我们认为,“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和范围的界定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
你喜欢读书,就不要给自己限量。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文化资本的积累;
从理想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心灵升华的过程,无论如何,都是多多益善。
  一些家长不鼓励孩子多读书,认为高考是第一位的。这种想法很片面。如果孩子
不喜欢读书,考上大学又有何用)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知识之源岂不断流;
所以,书要多读,风物长宜放眼量。

书约唐浩明
  从水电技术员到历史小说作家,其间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而唐浩明完成了这个
跨越。浩若烟海的古籍为他铺就路基。唐浩明很喜欢引用一句老家的俗语:“杀不完
的猪,读不完的书。”他读过各种各样的书:先是在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读工
科;后是在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究生,钻研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毕
业分配到岳麓书社整理出版湖南近代文献。为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唐浩明足足
耗费了10年的时光。十年冷板凳,他与“曾国藩” 朝夕相处。这个充满矛盾、充满
争议的古人,从一大堆发黄的故纸中站立起来,血肉充盈,须发重生,化身而成为3
卷12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此后历史小说《杨度》、《张之洞》相继问
世。通过三个历史人物多舛的人生,唐浩明站在文化的高度对晚清“士人”进行了
立体考察。这3部小说寄托了唐浩明的理想和抱负,那就是秉承和光大中国知识分
子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伟大传统。

唐浩明书缘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4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时间.班上许多男生都在说一本
书,说得津津有味,令我心驰神往。我被他们的谈话吸引住了,便从一个同学那里
借来这本书,书名叫《林海雪原》。我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
间里,东北的茫茫林海皑皑雪原,总在我的脑中出现。我其实从没去过东北,但仿
佛已对那地方很熟悉了。小说高超的文字能力令我十分敬佩,立志今后也要写出一
部这样的书来。几十年后,我反复地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不屈不挠地
要做一个作家?每当这时,当年读《林海雪原》的感受总能重新出现。因此,我想
这本书可以算是改变我人生的一本书。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我在青少年时最喜爱的书是《三国演义》。我喜爱书中斗智斗勇的故事,喜爱
书中那些英雄人物,更喜爱书中那些精彩的对话。我一生不甘平庸,渴望成就,追
根溯源,可能是深受了这本书的影响。我乐意将它推荐给今天的青少年。
  您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是什么?
  作为一个写历史小说的作家,我想向青少年推荐几部文史方面的书:《史记》、
《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唐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聪明人选择读书,读书使人更聪明。
  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博览精读。所谓博览,即尽可能广博地浏览翻阅,以求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所谓精读,是对那些自己特别喜爱的书反复细读,慢慢咀嚼,以求探索隐赜.挖掘
精义。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我较为虔诚地阅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周易》。它让我获得的最大启示是:
宇宙间最好的状态是阴阳协调,自然间最永恒的现象是变化不停,人生最大的财富
是自强不息,人类社会最需要的品德是厚德载物。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在我刚读初中的时候,我的哥哥给我寄来一封信。信是用毛笔写的,字迹端正
灵秀。他在信里说了许多关于读书的话。又说他将一个月的薪水40元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用来吃饭,一部分用来日常开支(力争每月从这部分中存几块钱) ,一部分
用来购书。现在努力去读万卷书,将来积蓄多了,就去行万里路。一个人能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他的人生便是很幸福的。这封信给我很大的激励。我将它放在书包里,
常常拿出来读一读。几十年来,我一直保留着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大概就是那
时开始养成的。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就我40多年的阅读经历来看,我在读书中的最大收获是阅读乐趣。正是这种乐
趣,让我一天不读书便感到有所欠缺。读书给我最可宝贵的东西便是精神世界的丰
富充实。在物质贫乏、处境孤独不顺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人感到富有快乐;
在物质充裕、功成名就之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能让人看淡名利,避免堕落。
  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中国古代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被教育者的健全完美的人格,而不是以学会某
一技能为满足。所以,我们常见典籍中总是将“读书”与”育人”联系在一起。我
个人认为这个教育宗旨是对的。古往今来,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士都告诉我们,在
他们的成功中起最大作用的往往是人格方面的因素。在他们充满坎坷艰难的创业道
路上,最终给他们战胜困难、进发智慧的强大力量,常常源于健全的品性品格。
  您认为中小学阶段的读书量应为多少?
  我认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应主要安排在寒暑假。一个假期读5—8本书
就行了。到高中毕业时,知名度很高的中外文史著作都要有所涉猎;当然,也应按
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读其中的10本左右。
  您建议哪些书可不读?
  古人说“开卷有益”,那是在书籍很少的时代说的话。现在出版业很发达,出
书比较容易,许多并非有益的书,也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版了。我认为.现在的
状况是开卷未必都有益。对于那些不能给人以真、善、美的书可不读。
  读书有什么捷径?
  我想,读书应该是有捷径的,不然,为什么同一个班上的同学有的成绩好,有
的成绩不好,有的知识面宽,有的知识面窄?但这个捷径因人而异,没有一条人人都
可走的捷径,要靠自己去摸索。我觉得”博览精读”,可以算是我的一条捷径。
  为什么有人读书很多,却成为“书呆子”?
  中国古代教育讲究一个“通”字,提倡读书人做通士。所谓通士,即能”物起
而应,事起而辩”,也就是能将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应对
繁难,解决问题。我以为,“书呆子”所缺的就是这个“通”,也就是说读书虽多,
却未读通.至于怎样才能“通”,则又是一个话题,需要做具体的专门研究。
  您有一生的阅读计划吗?如何制订出来的?
  我认为不一定要有一生的阅读计划,有阶段性的阅读计划就行了。我本人亦无
一生的阅读计划。
  有些青少年迷恋上网和看电视,您的忠告是什么?
  我个人还是喜欢读书。我认为精微的义理和细腻的情感,惟有从阅读中才可以
得到,上网和看电视,大概难有此种收获。
  读书能不能吃“快餐”?
  快餐文化自有它的相应功能,应允许它的存在。当然,正像不能长年累月吃快
餐一样,也不能天天只接触快餐文化。尤其是青少年不能这样.因为快餐文化不能
为你构筑坚实深厚的文化基石出。

书约梁衡
  说一个人有“书生气”,多少让人感到有几分贬义。其实,“书生气”代表着
直白、坦率,代表着毫不掩饰的信念。你还记得这几篇文章0马:《晋祠》、《夏
感》、《觅渡,觅渡,渡何处》和《跨越百年的美丽》?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
和师范教材,梁衡为当世作家之最;不算是高产作家,作品也编出了九卷《梁衡文
集》。梁衡为文力求精美。他认为: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形、事、情、理、典这五
个要素,其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为客串。这五个
字变幻组合,成天下锦绣文章。那篇构思了20年的《大无大有周恩来》,发表后一
时洛阳纸贵,而一篇《夏感》,全文不过660字,夏情、夏意,跃然纸上。青年时
代,梁衡还曾用三年业余时间撰写了《数理化通俗演义》,以章回小说体裁写科普,
别开生面。

梁蘅书缘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毛泽东选集》,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和治学中都能有一
个较高的俯视点。并且在语言方面也得益不少。读《毛选》起初并不是为学政治,
是在历史书的影印件中见《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段语言十分生动,就回家找父亲的
《毛选》,半懂半不懂地读,就这样入门了。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西游记》和现代小说《林海雪原》。我觉得现在可推荐给孩子们一读。它一
可激发你丰富的想像.二可培养你英雄主义的情绪。
  您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是什么?
  1.文学方面的书,中国的四部古典名著要读:《红楼梦》、《西游记》、《三
国演义》、《水浒传》。年纪小,可先读白话
  本、节选本。
  2.历史方面的书。《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知识或演义可以读,增加历史知
识。我是小学时读的《上古史演义》,印象很深,作用也很大。
  3,科普知识要懂.我不避嫌疑推荐自己著的《数理化通俗演义》,人民教育出
版社出版。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好书耐抽读。”’一本好书只要随便抽翻其中一页,如果能吸引人,说明整体
质量过关。吸引不了,就不要再浪费时间。
  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以我为主,边读边想。”读之前先有一个准备,比如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历
史、科学知识,还是文学创作?围绕自己的需要边读边想,边加工,最好有笔记。我
的一些读书笔记,就成了以后写作时的第一稿。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毛泽东选集》。孩子们会觉得政治很遥远,但是指导他一生成大事的肯定是
政治。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我的父亲。他引导我尊重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知书达理。读书第一步是获取知识,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慢慢上升到道
理。明白许多处世为人行事的理,就既坚定又聪明。
  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做人指的是品质。品质的养成必须靠知识的积累。对比、分析。真正达到伟人境
界的没有一个不是大知识分子。就是做到一般的好人,也不能是文盲。

阅读三法
  巴 丹
  名家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
  但法无定法,因人而异。因循其法读书,则可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
独特的、私人化的.完全是读者经过长期的阅读实践和体验形成的与文本沟通的方
法。所以,自己的窍门要自己去找。
  那么为什么还要谈读书的方法呢,因为,读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是找到适合自
己的读书方法的敲门砖。  
  如果着眼于阅读时效来对读书方案分类,可简要分为精读、略读、快读。精读
法,可采用朗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90%以上;略读
法,可采用默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500字.理解和记忆率在80%左右;快读
法,可采用视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500字以上,理解和记忆率在70%左右。从阅读
的多种需要出发,要综合解决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问题,就要学会精读、略读、
快读三种基本阅读技能。

书约肖复兴
  以心灵解析大千世界,以思想感悟芸芸众生。肖复兴一路走来,娓娓道来。从
上个世纪80年代以“知青作家”步入文坛,他的创作一直颇为活跃,以对人生状态
的准确描摹、对社会生活的深刻透视为人们所注目。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笔范围很
广,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
于自由广阔的文学艺术天地。
  太老的不读,太长的不读,太时髦的不读。
  泰戈尔的《新月集》是必选的,冰心的《寄小读者》,法国作家列纳尔的《胡
萝卜须》,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波斯萨迪的《蔷薇园》,乔伊斯的《都白林
人》,类似这样的书,比较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这些书都是我自己当年读过并且抄
写过的,我也让儿子背过。有意思他才读,并且读完后有收获。从小学到高中我都
没让儿子看过大部头的小说,这并不影响吸收。中学主要是打两个基本功,即语言
和文学阅读的基本功。现在中学生时间太紧张,不是大人左右得了的,是整个社
会、老师约定俗成的,没辙,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功能。对孩子推荐不
能大而无当,不然孩子会无所适从。这样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的兴趣所在。
孩子读起来不费劲,会从中寻求相通的东西,把这几本书反复地读,看透了,一生
受益无穷。与其蜻蜓点水,不如照着一口井深挖。
  肖复兴书缘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读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 斯朵夫》。这是
我的中学老师借给我的书,是那种竖排的旧书。我整段整段地抄,记了好几个笔
记本。书写得太好了,傅雷翻译得也太好了,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好的
书,看书从来没有这样让我心动过,恨不得把整本的书都抄下来。书中有的地
方,我看了两遍,后来翻看笔记,发现我竟然抄重了好几处地方,那些地方,我
确实喜欢,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在那些寂寞而艰苦的日子里,他乡遇故知般,
罗曼·罗兰是我最好的朋友。
  克利斯朵夫在那样的环境下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我。从小他就是生活在那样
艰苦恶劣的家庭,父亲酗酒,生活贫穷……一个个的苦难,没有把他压垮,相反把
他锤炼成人,让他的心敏感而温润,让他的感情丰富而美好,让他的性格坚强而又
不屈不挠。罗曼·罗兰在这本书卷七的初版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记忆深刻——
”我就是创造了一个人。一个人的生命决不能受一种文学形式的限制。它有本身的
规则,每个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的一种力的方式。有些人的生命像沉静的湖,有些
像白云飘荡的一望无际的天空,有些像丰腴富饶的平原,有些像断断续续的山峰。
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我在本书中前几页就说过——而那条河
在某些地段上似乎睡着了,只映出周围的田野跟天边。但它照旧在那里流动、变
化;有时这种表面上的静止藏着一道湍急的急流,猛烈的气势要以后遇到阻碍的时
候才会显出来。这便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书中这一卷的形象。等到这条河集聚起
长期的力量,把两岸的思想吸收了以后,它将继续它的行程,向汪洋大海迸发——
我们大家归宿的地方进发。”这段话是我理解克利斯朵夫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生
命的行程和意义的一把钥匙。生命像一条河,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比喻,但当时它
深深地打动了我并让我深深地觉得生命确实就是一条河。关键是这条河也许现在冰
封着,在某些地段似乎睡着了,但这种表面上的静止却藏着一道湍急的急流,猛烈
的气势要以后遇到阻碍的时候才会显出来。罗曼·罗兰给予我这样的启示和鼓励,
起码让我在郁闷不舒苦不得志的时候,有了一点自以为是精神力量的东西。当社会
在剧烈动荡之后,偶像坍塌、信仰失衡、整个青春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产生
了动摇而无所适从的时候,罗曼·罗兰所塑造的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和他所说的这些
话,给我以激励,让我仰起头,重新看一看我们头顶的天空。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
耀着,只不过太阳和风雨雷电同在。不要只看见了风雨雷电就以为太阳不存在了。
  以从前我所热爱崇拜的保尔·柯察金和牛虻为革命献身吃苦而毫不诉苦的形象
来比较,克利斯多夫更让我感到亲近,而他个人奋斗所面临的一切艰辛困苦,让我
更加熟悉,和我自己身边发生的情形格外相似。同保尔·柯察金和牛虻相比,他不
是他们那种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人,不是那种高举红旗、挥舞战刀的人,他的奋斗
更具个人色彩,多了许多我以前所批判过的儿女情长,多了许多叹息乃至眼泪,但
他让我感到他似乎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有些冰冷的手温、浓重
的鼻息和怦怦的心跳。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泰戈尔的
《新月集》、《飞鸟集》。
  我喜欢他们的不同寻常的爱心和童心,喜欢他们的孩子视角与心地的细腻真挚,
喜欢他们纯朴却诗意的语言。
  在读中学的时候,我曾经整本抄录过冰心的《往事》和泰戈尔的《飞鸟集》。
他们对于我的影响是终生的,特别是在青春期奠定了我人生的底色。
  您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是什么?
  除了上述四本书外,还有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列纳尔的《胡萝卜须》、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最后一本特别适合高中生读。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无论到任何时候,读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
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或考
试之类那样功利性的目自勺。
  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读书要做笔记,经过自己的手,才能把读到的东西记住
并消化、吸收进自己的体内成为自己的血肉与精神。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泰戈尔的《新月集》。
  经典是经过岁月淘洗而沉淀下来的。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最早应该是我的父亲。那时,他工资不高,家里生活拮据,但他坚持为我买书。
我刚刚懂事,他为我买了第一本书,是上海
  出的《小朋友》杂志,一直买到上小学,改买《儿童时代》,一直买到我上小
学四年级,他带我到邮局让我自己选杂志,我买了《少年文艺》。是他由浅入深地
带领我走进书的天地,养成我爱好读书的习惯。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在现实与梦境的撕扯中,在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中,我常常感到内心会如风干的
鱼一样,没有了一点水分,只剩下一身的鱼腥味。这时候,读书和听音乐,是能够
替我去去腥的两种最佳方式。
  在远离大自然的城市里,我常常读的一本书,是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潘安
荣译,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能够带给我大自然最为纯净而清新的呼吸、律
动和情感,让我日益被城市繁华所掩饰下的虚伪乃至尔虞我诈、钢筋水泥割裂开的
冷冰冰的壁垒森严和隔膜的心,能够得到一份滋润而不至于过早地粗糙老化。

孩子读书五戒
  肖复兴
  常有人间我是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的。这确实是个问题。如今的书不是少,而是
多得几近泛滥且鱼龙混杂,而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时间又被繁重而无奈的
学习考试所牵走(孩子一般比我们大人都忙),为孩子选择有用又有益的书来读,是
每个做家长的都会重视的事情。并非开卷有益,我同意这样的说法,要将这话告诉
我们的孩子听。
  在我的孩子从读小学到中学12年的读书经历中,我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即我和
孩子之间形成的不成文的读书五戒。
  一戒时效性的书。我家的新书很多,报纸杂志也很多,一般我不会让孩子看这
些东西。即使有好些是专门办给孩子看的杂志,一般也不看。养成了习惯,孩子便
也不对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感兴趣。并不是说这些杂志办得不好.杂志是以杂为
主,对于相对清纯一点的孩子,杂便不适合孩子的天性,并且难以吸收消化,同时
浪费时间。况且这些时效性的东西很容易让孩子的心不那么单纯.容易随风转,随
着流行时髦转,破坏了孩子读书的天籁情境。孩子读书还是需要一点这样的情境的,
虽然水至清则无鱼,但水至浑则不仅无鱼,而且可能连孩子都没有了。这些杂志
这些书中也有相当不错的东西,一般我是替孩子找出来,经过他自己的认可,然后
让孩子贴在或摘抄在本子里。
  二戒礼品书。并不是所有的礼品书一律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的,但
是一把剪刀加糨糊、货卖一张皮里面却是浮文弱质的礼品书大量存在。不让孩子上
当受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让孩子从小养咸崇尚浮华的坏毛病。读书本是一件
朴素的事,不是去赴宴或去舞场,不要讲究化妆。将书弄得珠光宝气,将书变成硬
壳虫,将书制作得和玩具服装一样,对于孩子是不适合的,就是拿起来读都不方
便,孩子的小手拿不动,而将书只当咸了书柜里的摆设。
  三戒作文辅导类的书。这类书或许也有极个别不错的,但一般是害孩子的。它
们最为泛滥而且随便编纂不负责任。它们东拉来一篇西扯过一篇,极尽分门别类之
能事,将作文肢解成屠宰生猪般大卸八块.将活生生的生命变成机械式的批量生产,
它们瞄准的是孩子和家长的钱包。大量的这类辅导书,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如
果长期照它的模式写作文,最容易千篇一律,公式化、模式化,标准的学生腔,将
孩子本来的天真天性磨蚀殆尽,将孩子的想像空间萎缩蚕食。
  四戒媒体上鼓吹宣传的书。在一个商业社会之中,书作为商品,越发注重炒作,
这本是自然之事,无可厚非。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难一时分辨出来炒作之中的
真假优劣。一定要让孩子小心,或者索性让孩子不要接触这种书评所鼓吹的书。我
们大人的功夫已经不那么值钱,正在求知的孩子,时间极为宝贵,搭不起这份时间。
  五戒卡通书。这种书自有其娱乐和游戏的意义,但终不入流。孩子偶尔翻翻,
无妨大局,要是真的迷恋下去,不是好事。对于孩子,读书不能全是为了学习那种
功利,游戏本是孩子的天性,读书中增加游戏的色彩是应该的。但这种从国外舶来
的卡通书,实在是商业社会的一种产品,是影视文化的变种,长期读它,对文字的
消解,对阅读的剥离,只会让孩子随之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懂得读书。让孩
子从小就要渐渐地懂得,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讲,读书的乐趣在
于读书的艰苦之中。读书并不是都如夏天吃冰淇淋一样美滋滋的痛快,有时读书就
是一桩苦事情。作为孩子,读书是本分,是天职,不是玩,要付出这种代价,才能
将读书化为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肖铁,肖复兴主子,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大
学中文系毕业,现在美国留学。著有长篇小说《转校生》,散文、小说集《成长的
感觉》、《红房子》,与父亲肖复兴合著《三色冰激凌》、《吹着口哨走过来——
雕刻时光》。
  肖复华,肖复兴之兄。17岁离开北京去到边疆,当修井工、调度、记者、编辑,
后上大学读研究生,曾任青海石油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石油文联组联部副部长。
已结集出版报告文学集《世界屋脊神曲》、《啊!老三届》(与肖复兴合著),散文
集《风会告诉你》。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报告文学《当金山的母亲》获青海省首届
文学创作奖,《风的呼唤》获《中国作家》二等奖,《大山驮起的丰碑》获全国石
油文化大赛金奖。

禁读文化说
  巴 丹
  在我们倡导读书的同时,有哪些书要建议青少年不读?与推荐读书相反,对建议
不读的书,名家们表示了相当的踌躇。这里,我们涉及一个敏感话题:禁读文化。
  说是开卷有益,但小时候,在父母高高的书架上,总有一些书笼罩着神秘的色
彩。当你无法抑制好奇与兴奋去阅读的时候,是不是有着如履薄冰的胆颤?是不是有
着如临深渊的恐惧?还是有了新的发现和阅读的飞跃?而作为成人.用既定框架为青少
年圈定读物,有没有剥夺他们选择读物的自由;“禁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阅读文
化?
  简言之,”禁书”的理由形形色色,政治、道德、宗教,等等。西方特别是在16
世纪,要消除“异端邪说”及”败坏”的文字,才出现“禁书”这个概念。在中国特
别是明、清期间,亦出现禁书。不过,大部分在历史上被列为禁书的,反而会名闻天
下,而正统的读物,则大量变成陈迹,如笛卡儿的《沉思录》及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入被誉为欧洲文学发端的希腊神话《奥德修记》(荷马),在公元前387年、公元35年
分别遭删节和禁止。《十日谈》(卜伽丘)所受劫难最多,先后十二次被禁止。1497
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该书原稿和已付印部分被付诸一炬。蒙田的《散文集》
因为“宽容道德败坏”被禁;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因“有碍道德风化”而被
教会禁止。现在,这些书都堂而皇之地摆上了我们的书架。中国四大名著,均曾被
列为禁书,如今是文学经典。前些时候,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书店协会及美国记
者暨作家协会共同筛选出100本在20世纪90年代备受争议的书籍,《顽童流浪记》
《麦田守望者》引起儿童阅读热潮的《哈利·波特》系列、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
界》,也榜上有名。
  据这份禁书的名单,书籍遭禁的条件和范围,也异常复杂,反映了当代的阅读
文化。首先,比较明显的是针对那些倡导性自由——特别是带有色情和同性恋内容
的书籍。只要是宣扬开放的性观念,或是较为露骨地讲述与“性”有关话题的书籍,
都被纳入禁书之列。如麦当娜所撰的《性》,《美国变态人》AmeyicanPsycho)便因
有性暴虐的狂想内容受禁。
  另外,在禁书名单中亦有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马克·吐温的《顽童流浪记》
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本是极有趣味性的文学作品,成为禁书使人莫名其妙。
可见,在成人指导下的阅读,亦有阅读的硬伤。
  那么,读还是不读?开卷有益还是小心中毒?我们的原则是,对于一本被行禁令的
书.可以放一放,等一等,待尘埃落定;翻一翻辨一辨,察言观色;沾少许尝一尝,
判断一下味道。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然后再决定。等你的心智可以接
纳它的时候,等你的智慧可以消化它的时候,或者,等你可以审视、鉴别、质疑、批
判的时候,再来读。急什么呢?反正有的是读书时间。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