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读书时间
 书约柳斌 
书约柳斌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他们与书结缘的媒人。
  柳斌倾全部心血于教育事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八年,后回到江西
家乡任中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市教研室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主管教育
的副市长、副省长,1985年起在国家教委任主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副主任、国家总督
学。
  在国家 教委任职期间,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柳斌倾全力推动的重点工作爱读
书的柳斌自然重视学生的读书状况,他说:“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
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青少年必须从小加强课外阅读,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
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量不应少于?00篇,中学生则要求更高。”他认为,选择课外读
物的依据一是要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二是要尊
重其阅读爱好,选择符合其兴趣要求的读物,千万不能束缚孩子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柳斌书缘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并不是哪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而是识字改变了我的人生,阅读改变了我的人
生。中学时代,很多书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
巴金的《家》、《春》、《秋》使我痛恨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可爱的中国》、
《把一切献给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使我开始思考人生
的价值;《背影》、《母亲的回忆》使我深深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从而更加热爱
自己的父母,更加尊重他人的父母。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青少年时期我最喜欢读的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
记》。书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对我感染很深,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哀和乐,他们
的情和义、爱和恨、生和死都牵动着我的心,令我废寝忘食,甚至涕泪俱下。
  您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是什么?
  《寄小读者》(冰心著),《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著),《朱自清选集》,《中国
古代寓言》,《唐诗三百首》,《古诗词诵读精华系列》,《安徒生童话》,《牛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为享受人生的乐趣而读书是读书的最高
境界。
  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一般知识书籍,采取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方法,泛读。浏览。
  业务工作需要的知识,细读,读懂。自己喜欢的诗文作品。格言
  警句,一读,再读,直到背诵。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文学类:《诗经》、《楚辞》。伟人著作:《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我的父亲。他没有上过学,乡下私塾老先生教他识了字,在繁重农活之后的余暇
里。他把阅读作为他的第一爱好。他阅读了多种古典小说,大量古诗词,并通读了
《袁了凡纲鉴》。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要善于学习前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精妙之点,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
人看得更远。读书的过程是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要善于思考。尽信书。不如无
书“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是素质教
育的六个基本要求。这六个“学会”都离不开读书,”做人”则尤其离不开读书。做
事能否有益于人民,关键在于做事的人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
惯。为此,应当让美好的书籍常伴美好的人生。
  您认为中小学阶段的读书量应为多少?
  可以因人而异。阅读能力强的可多读一点,阅读能力弱的可少读一点。每天课外
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十
二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宇。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
  有些青少年迷恋上网和看电视,您的忠告是什么?
  如果有了空余时间,应尽可能多读点书,少看点电视,少上点网,以免耗费了太
多的宝贵时间。
  读书能不能吃“快餐”?
  对于一些仅有一知半解就足够了的东西,“吃快餐”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书约陈四益
  透过笔锋,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犀利与睿智。陈四益,这位不馕上海人的上海人,
自称“年过耳顺而犹未顺”,笔锋所向,世俗腐恶,官场弊习,无所避讳,毫不容
情。他善读书,更善用书,古典今闻,看似信手拈来,勾勒描摩,似谐实庄。尤其
是他与丁聪的合作,文图相生,别成格调,被称为“《读书》杂志开篇或收篇的风
景”。他这样看待自己的文章:“如果它能给你愉悦,如果它能引你思索,我将由
衷感到快乐。如果它令你如芒在背,如果它燃起你心头怒火,那可不算我的过错。
喜欢的、欣赏的、不屑的、厌恶的,尽可自家绳墨。只要有人读,此书便不致孤寂
落寞。”

陈四益书缘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鲁迅的《呐喊》。初中,我是住读生。晚自习时,做完了当天的作业,同几位
学友读起了《呐喊》中的《狂人日记》,似懂非懂,常常因理解不同争论起来,闹
得其他同学侧目。为此还挨了班主任一顿训。但鲁迅”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呐喊,此后永远不曾忘记。我后
来的写作,好像只是在重复他做过的事情。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鲁迅全集》。它教我怎样读懂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直到今天,我以为要想懂得中国,读《鲁迅全集》仍旧是第一选择。
  您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是什么?
  不同年龄的孩子应当读不同的书。但有一句话想说:千万不
  要让孩子去读四书五经,那不是孩子读的书。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是汉朝人王充的话。
  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1.随便翻翻;2.觉得有意思的细读;3.用到的时候再复读。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记不清了,大概是《红楼梦》吧。那是为我记忆力惊人而识字不多的奶奶读的,
许多字我不认得,奶奶说。你就“啥啥啥”地跳过去吧。我就那样“啥啥啥”地读
完了第一遍《红楼梦》。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大凡经典,大概都不是读一遍就能懂得的。
  千遍无需,几遍则不免。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我的父亲。他是中学语文教师。
  不记得他有什么谆谆教导。他自己爱读,我不过学样而已。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许多事情,过去有过;
  许多问题,前人想过;
  许多办法,曾经用过;
  许多错误,屡屡犯过,
  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
  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什么样的书都有,书里说什么的都有。做人的好坏与读书的多少无关,有关的是
你从书里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力行着什么。
  您认为中小学阶段的读书量应为多少?
  读书量,取决于给孩子留出的自由阅读时间,也取决于他们的阅读兴趣、速度和
方法。如果我们不把课上布置的作业减下来,如果家长在课余还给孩子报了四五个班,
他们哪有时间读书?
  您建议哪些书可不读?
  完全读不懂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炒得火暴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味同嚼蜡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据说一读就可以成为天才或发大财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您怎样辅导自己的子女读书?您对他们读书有要求吗?
  最好的办法是做家长的自己喜欢读书。家庭的读书气氛,比一万次耳提面命更有效。
  为什么有人读书很多,却成为“书呆子”?
  书上的东西并不都是正确的。不加辨别地读书,是把自己的
  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读得越多,越是狼藉一片。
  辨别的办法是比较加上思考。
  您有一生的阅读计划吗?如何制订出来的?
  没有。因为订不出来,所以也不费那个气力。我大体是因着需要读书,因着兴趣读
书,因着好奇读书。
  有些青少年迷恋上网和看电视,您的忠告是什么?
  麦当劳一类快餐吃多了,味觉是会退化的。文化快餐也会败坏人的鉴赏趣味。
  您上网p马?也看e—bookp马?
  老眼昏花,已经无法长时间在网上阅读了。偶尔看看,不过浏览时事而已,时间不
会超过半小时。
  读书能不能吃“快餐”?
  对快餐文化厌倦的时候,真正的阅读才会开始。在书商为7钱包拼命炒作文化快
餐的时候,书评界应当引导读书的潮流。可惜,推销文化快餐的并不只是书商,不
少书评家已经成为书商或书商的帮手。我的办法是对炒热的书先存个疑问,一般不
读。

读书不容易(节选)
  陈四益
  小时候没学认字那会儿,大人就教着背些诗,什么”床前明月光”呀,独坐幽篁
里”呀,囫囵吞枣地背着,并没有多大兴趣.倒是祖母边唱边讲的故事令我倾倒。听
着这些故事,我想,等我自己认得了字,一定要把这些书都找来读读。好像只要认真
字,读书并不难。大概一直到高中毕业,我都没觉得读书有什么难。
  开始觉得读书不容易,是因为读了《论衡》。《论衡》是东汉王充的著作,涉猎
极广。《论衡》中讲到的书,有些我读过,有些则不曾读。令我震惊的倒不是他的渊
博,而是他大胆的怀疑精神。比如,古书上说,武王伐纣.兵不血刃。那当然是说武
王率正义之师,得到人民拥护,以至殷商的军队望风而降,不需要再动干戈。但王充
对此却深表怀疑。他说:史载,商纣王力气极大,能”索铁伸钩”——大约同今天表
演硬气功的那样,能把粗粗的铁棒弄弯伸直吧;他手下也有一批死党,如蜚廉、恶来
之流,不会轻易投降,怎么可能“兵不血刃”呢?他还把武王伐纣同汉灭秦朝做了对
比。秦二世的罪恶有过于纣王,二世的气力远不如纣王,而天下叛变秦朝的心态超过
商民;汉高祖灭秦,尚且“战场流血,暴尸万数”,说武王伐纣”兵不血刃”岂不是
夸大其辞吗?此外,书上说尧舜辛苦,累得像人干:桀纣荒淫,肥肉垂下一尺多长;
尧舜俭朴,“茅茨不剪”;纣王奢靡,“酒池肉林”,等等,对这些说法他也都提出
了疑问。一部《论衡》,充满了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真够提神的。敢对至高的圣贤
发出疑问,敢说天下的罪人未必如此之恶,这要何等无畏的勇气啊!我这才知道,能
够认字读书并不难,能在别人无疑的书中提出疑问,这才是困难的事情啊!在此后读
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不过是些书蛀虫;书上怎么说就跟
着怎么说的人.不过是些应声虫;只有能于不疑处有疑的人,才能突破成说,独创新
论。然而有疑不是乱疑,新论不是妄论。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无不读得
很多、很苦,想得很多、很苦,绝无侥幸可言。
  如果想做一个读书人,那不难;如果想做一个思想上、学术上有所创造、有所成
就的人,那么.你就准备吃苦吧!也许,一辈子的努力也未能有成;也许.当你略有
心得时已是白发皤然。那时,你悔不悔?你怕不怕?
  读书不容易。这就是我——一个读书快一辈子的人的一点心得。

读书人
  巴 丹
  从古到今,读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做得很绝,不仅烧
书,而且灭口。读出书里有什么黄金屋,有什么颜如玉,还是一个俗。超俗的人读
书,书里有荆棘,有锋芒,有高山流水,也有刀光剑影。你如何读书?读书人,因读
书而思接千古,心游万仞。于是,忧国忧民,忧君忧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知书而达理,理通而兴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读书人,书读到
这个份上,才算读书人。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