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与诺贝尔大师面对面
| |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科学家是一种荣誉,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清贫、孤独、牺牲和忍耐是他们的知己伴侣。科学的王国没有捷径,科学是一件非常美妙而充满美丽的事业,付出和忍耐、艰苦和孤独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他们被自身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把宇宙的万物看成是一个洋葱,倾其一生一层一层剥开它,一点一点的进入到自然奥秘的核心。“问君家何处,来自混沌初”。2001年北京中关村高等科学中心,75岁的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接受记者采访。灰白的头发,睿智的眼睛,智慧和热情经过多年的积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1971年,李政道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鉴于他对核物理学相当广泛领域的巨大贡献,他被授予爱因斯坦科学奖。在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中,宇称守恒定律被称为左右对称定律,李政道、杨振宇对此提出大胆质疑,即它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李、杨教授的发现,在现代科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甚至把这个发现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堪称中国“物理之父”的吴大猷先生在回忆李政道时说,大学时代的李政道非常勤奋,天赋很高。思想敏捷的程度,异乎常人。对于中国的现行科技体制,李政道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他主张在交流中活跃学术思想,用“流水不腐”来说明科研人员的流动性对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他认为,杂七杂八的书看多了,头脑就能活跃,人的脑子胜于计算机。思想活跃,敢于想问题,提问题,才能做出创造性的工作。创新不光要胆子大,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创新包含两层意思,即好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创新要有具备分析的能力。李政道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说中,给瑞士的大学生们讲了孙悟空的故事,孙悟空觉得自己神通广大,结果落在如来佛的手里,他看到五根棍子,怎麽跳也跳不出来,这正像做科学的人掌握在自然界的手里一样,我们觉得对科学了解很深,可相对来说与科学的真理还相差很远。科学与艺术有相同的地方,今天的科学认为,所有不同的现象都有一些很简单的基础规律,这些基础规律把整个自然科学都连接起来了。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则是人类创造的。“天地之一物之道”,就是宇宙之道,宇宙的艺术。工作对李政道来说,跟呼吸一样,辉煌是心理的一种感觉,得奖高兴几天,以后又如常工作。诺贝尔奖不是目的,科学本身才是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