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科技一周
| | | 科技一周:各国航天竞风骚 试管克隆孰是非
我国一箭发射两颗“实践”六号卫星 北京时间9月9日7时14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同时将两颗“实践”六号空间环境探测卫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实践”六号A星和B星的设计寿命均为2年以上,主要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探测、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探测。
太空中将首次出现中国航天人布下的“人造星空”
中国正在加紧研制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一号”卫星星座,以及通信、遥感、测绘、空间探测等多个系列多颗小卫星。这些卫星的升空,除了形成科学实验、海洋遥感、空间探测、环境监测等多个现代小卫星系列…… ·美宇航局空中拦截太空舱失败 惊险大片未能上演 太空舱一声长叹入大漠… 美国宇航局本来计划使用直升机,于9日中午在犹他州的沙漠上空拦截“起源”号探测器卸载的直径约1.5米的碟型回收舱,回收舱里装有过去3年内收集到的几微克太阳风粒子样本。遗憾的是,由于回收舱上的降落伞没能打开,回收舱于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0时25分一头扎进犹他州的沙漠中,美国宇航局原计划的拦截工作以失败告终。
·9月8日美航天局预演"天钩行动" 用直升机回收太空舱 · 9月9日太空舱上的降落伞没能打开 直接坠地 · 美科学家着手抢救太空舱带回的外星物质 · 美国航天飞机重新上天需花费22亿美元 ·英国批准“订做宝宝” 自英国今年7月对基因筛选“网开一面”后,科当地区的乔·弗莱彻夫妇第一对被批准“订做宝宝”,以挽救他们的儿子约束亚的生命…… >>>专题“纷纷扰扰克隆人” ·白人妈妈生出黑皮肤孩子 试管婴儿再引争议
·世界首位"试管女婴"成了新娘(左图)
·我国将对器官移植实施准入制度 ·哈勃望远镜拍到“太空气泡” 美国航天局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令人惊奇的天文现象“太空气泡” ·中国为何没有《科学》?评 我国科技期刊在数量上占据期刊“半壁江山”,如今却陷入“内外夹击”的困境之中。8日“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召开,科技出版业内专家纷纷呼吁…… · 奇幻文学最高奖2004年雨果奖揭晓 《灵魂骑士》获最佳长篇小说奖(左图)
· 中国为何没有科普大师 专家分析四大原因 ·香烟污染胜过汽车尾气 由于大量的汽车尾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脆弱的肺部担心,此外,众所周知吸烟也是肺部健康的一大杀手,最近科学家将这两种空气污染做了比较,结论是香烟比柴油汽车排放的尾气制造的空气污染更为严重。 科学家在一个车库里启动一辆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让发动机运转半小时,然后对车库的空气成分进行取样分析,将结果与三位抽烟者在同一时间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柴油汽车排放的尾气的微粒在高峰时是户外污染微粒的两倍,而香烟的污染物则是室外空气的15倍。 ·听大分贝音乐易使人患气胸 听音乐绝对是公认的健康休闲方式,但比利时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指出,听音乐也有可能损害健康———人们听音乐时将音量调得很大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耳朵,还可能患上气胸。专家建议人们在音乐厅和俱乐部里听音乐时尽量往后坐,在汽车里则要关掉一个音箱,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听力,还能预防肺部受到损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