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菜篮子里面拎健康
| | | 关于女性和菜篮子的必然性。提起菜篮子,自然想到女人,现如今,虽然买菜做饭的男人已并非凤毛麟角,但大部分家庭厨房里操刀弄铲的还是主妇。 这些年,我妈从医院退休后身体不好,改我爸做饭了,但我妈对我家吃喝的掌控大权并未撒手。我爸也愿意按“领导”意思办。我们从小到大就是在她的诸多“生活经”的指引下走过来的。 记忆比较深的有那么几次。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有一天,我妈神秘兮兮的弄来5个敞口大玻璃瓶,说是要培养一种最有营养也最能增强人的免疫力的饮料。两星期之后,我们家每人每天都要喝几大杯这种被称为“红茶菌”的酸酸的液体。后来听说全国上下每个家庭都在努力制造,好像谁要是不喝就得短命似的。 后来,我妈又有了新观念:饭后“压”一口。她的逻辑是:我们都属于瘦型身体,营养不足还不耐老,多吃一口就等于多加了营养,于是自己每顿饭都身先士卒,55岁的时候,终于“压”出了一个糖尿病。现如今我妈明白了,天天饭桌上教育我们多吃蔬菜少吃主食,我家菜篮子里的绿色蔬菜自然占了上风。得病以后的我妈,在健康保健方面可谓大动干戈,《健康报》、《健康文摘》之类的报刊满屋都是,“吃经”也就格外多。因为多吃油血脂高,于是我家饭桌上都变成清水焯菜蘸酱了,以前的食不厌精也都变成了“粗细搭配”,还经常连着喝棒子面粥,白肉红肉的理论根本搞不清,西红柿还都得饭后吃,黄瓜太直了还不能买,说是福尔马林泡的……最近又添了新花样:睡前逼着大家都吃深海螺旋藻。 反正我妈每一次获得的新理论都会在我家引起一场饮食革命。向周围朋友一了解,原来每家的女主人对把持“进口”大权大都当仁不让。想想真是可怕,如果我妈真的认准喝烈酒有益健康,恐怕我们也会浑然不觉地服从。由此不难推断,女人与菜篮子恐怕有脱不了的干系,一个女人一不留神就能影响一个家庭的消费方式,再往下想可就严重了——女性们一不留神居然可以影响整个民族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而且,女性的菜篮子里希望装什么东西,意义就更大了,农民们、商人们决不会熟视无睹,一定会趋之若鹜以迎合之。想到此,男人们恐怕再不敢轻视家里的“鸡毛蒜皮”,女人们也会肃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了。
| |
|